陕西省小学、学前教育教学成果参评《分一分(一)》的教学反思作者姓名:周瑞平工作单位:榆林市横山县城关小学《分一分(一)》的教学反思分数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数学基础知识。教材把认识分数作为一个单元,足以说明学生建立分数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分一分(一)》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苹果”游戏,引出分数,在活动交流中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逐步懂得分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注重体现人人都参与,人人都能有所收获的教学理念实施课堂教学。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注意到了:1、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知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一种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动,数学知识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活动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要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以数学游戏活动------课件出示笑笑和淘气及四个苹果,把这四个苹果平均分给他俩,用拍手告诉老师每人分得几个苹果?(学生拍了俩下手)鼠标点一下剩下俩个苹果,平均分给他俩每人能分得几个苹果?(学生拍了一下手)鼠标再次点一下只剩下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他俩,每人能分得几个苹果?这时听不到学生的拍手声,我追问为什么听不到你们的拍手声呢?学生告诉我,他们每人平均分的苹果数不可以用拍手声来表示,那每人应该分得苹果的多少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数------分数,用它来表示淘气和笑笑平均分得一个苹果的多少,从而引出二分之一,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在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这一方面作了铺垫。在认识分数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的读写。用多种活动的载体对教学重点,逐步的化解。通过涂一涂、折一折、摸一摸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觉机能。2、在教学活动中,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有成功的喜悦。这节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面较广,在参与中通过观察、思考、领悟、理解等环节逐步来认识分数。本节课的引课、数学游戏是全体学生参与;在认识1/2这一环节中,每一位学生都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感悟1/2;在认识分数这一环节中,全体学生又一次通过涂色和表述,了解1/4,3/4;在动手实践中,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动脑用不同的折法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并涂出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出来(1/4)。随后让学生说说他是怎么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四份,涂色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学生汇报折法有四种,分别有四种情况,前面三种学生基本都会折,但第四种只有为数不多的同学才能想到,所以在这里我及时夸奖了这名爱动脑筋的学生,看到其他学生羡慕的表情,继续鼓励学生只要你们认真去思考,积极去动脑,你们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得出虽然我们的折法不同,但我们涂色部分都是这张正方形纸的1/4。在这堂课中,我站在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度,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探究学习,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3、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被激活的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发现科学上已经被发现的东西,是由学生的生活世界走向数学王国的活动过程。在教学中也不止一次的闪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导课时的数学游戏让学生用掌声表示半个,一些同学用手势表示切的动作,有些同学表示掰的动作,这是学生创新的体现。在学习“1/2、1/4”之后,让学生把1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四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这个实际操作题具有开放性,先组织学生交流想办法,得出了不同的折纸方法,然后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