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VIP免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_第1页
1/2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_第2页
2/2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_第3页
3/2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1.走近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埋没()彷徨()儒家()华裔()论语()中庸()zhàopánghuángrúmòlúnyìyōnɡ2.初读课文,注音或解释。(1)准确注音(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袖手旁观:一帆风顺:推究事物的道理。求知,得到知识。端正心思。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把自己的家族治理好。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3.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标题一、提出问题(第1段):提出论题,即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二、分析问题(2~12段):论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2)段:格物致知的出处和意义。(3~5)段: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6~12段):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三、解决问题(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合作探究1.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2.探究论证方法,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相结合的写法。二)1.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大学》(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丁肇中(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探究论证方法,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相结合的写法。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A举例论证B对比论证C道理论证①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未真正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反面事例)②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正面事例)A举例论证③第11段举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措的事例,证明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反面事例)④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A举例论证B对比论证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①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