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张绍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堂教学中的评价VIP免费

张绍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堂教学中的评价_第1页
1/8
张绍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堂教学中的评价_第2页
2/8
张绍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堂教学中的评价_第3页
3/8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探讨——全员培训返校研修交流材料重庆市綦江区篆塘小学—张绍书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年3月3日至14日,我有幸参加了綦江区小学品德80学时集中培训,经过10天的培训,受益匪浅,感悟很深。无论什么学科,课堂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每节课都要进行无数次,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是否又有所忽略。今天将在这里就和大家一同分享“《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探讨”。一、案例剖析:案例一、是激励还是误导?老师教学三年级“学校规则面面观”中,教师引导学生说自己了解的具体规则,当一个学生谈到“到食堂吃饭要排队”时,教师评价“我喜欢。”当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找到的几条规则时,教师评价:“我认为这个重要,一起读读。”首先,就教师的评价而言,模糊不说,更会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你们要回答老师喜欢的及老师认为重要的规则。然而,学生的学习不是为了讨老师喜欢。教师这样的评价,无疑会让学生去猜测老师希望的答案,进而会忽视常见的学校生活中的规则,努力寻找那些讨老师喜欢的规则。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和正直人生态度的形成。其次,关于规则重要与否的问题。学校生活中哪条规则都重要,不能仅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做得好不好,来评判规则该不该强化。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自己的思考来判断,而不是老师认为重要就重要。很多常见的集体规则,比如:“不在走廊过道上打闹”。不时有媒体报道校园发生踩踏,出现严重伤亡等事故。按理学生应该知道这条规则重要吧。可为什么有时还会发生呢?规则,如果没有引导学生形成行为的自觉,是难以培养起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案例二、是激发兴趣还是刺激?一个老师在教学四年级“会变的价格”中,教师组织学生猜钢笔的价格,并提出:“谁猜准了,就把这钢笔奖励给谁。”学生们一片雀跃。一个学生猜“7元”,另一个学生猜“5元”,还有一个学生猜“7元5角”。教师评价:“你猜准了,奖给你!”钢笔到了最后这名学生手中。接着,学生更是积极竞猜另外的钢笔价格,这样5只钢笔很快被5名学生拿到手了。教师这时又提出问题:“这5枝同样的钢笔,为什么价格不一样呢?”结果,只有寥寥几个学生举手表示要发言,其余学生呢?有的失望,有的高兴。就是起来发言的学生也是在老师反复提醒“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一些猜测。我们从这个猜测活动来思考,用实物奖励,确实能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但是,假如就用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的经验和发现,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实物奖励不但会刺激学生的物欲,不利于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也对学生不公平,想猜的学生那么多,教师不就是随机选了几个吗?何况,能常用这种方式吗?案例三、是认同还是漠视?教学五年级“祖国就像一幅画”中,教师引导学生谈“你到祖国哪些地方旅游过?”时,前后有四个学生分别谈到:“我去过桂林”、“看过巫山红叶”、“旅游去过拉萨”、“游览过故宫”。教师在学生交流中,对谈到桂林的学生无任何表情、行为、语言等表示。直接叫到下一位学生:“你呢?”学生谈到看过巫山红叶时,教师平淡评价“我去过”。再叫到下一位学生:“你呢?”学生谈到拉萨时,教师惊喜道“那可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你真棒!”“我们表扬他”,于是带领学生们拍起手来。本来,这是展开教学的环节,本可无需做过多的评价,只需能激发学生展开思考,打开话匣子,为探究祖国的美丽做准备。可教师面对前三位学生表现采用的评价,并没有引导学生去感受祖国的美。且从评价的方式来看,也是不到位的。第一位谈到桂林的学生,为大家发言开了个好头,理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后面的学生谈到去过的地方,虽没有在思维和表达层次上有所发展,但同样在积极思考,勇于表达,都该给予肯定。然而,教师却对第一位学生的回答无任何表示。对第二位学生的回答,评价是“我去过”。我去过表示什么意思呢?是不值得说出来吗?对第三位学生的回答,评价是“那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是对那地方的羡慕,还是别的什么?并带领学生进行极力赞赏。面对三个表现程度相近的三个学生,教师表现出的三种态度上,究竟是在认同他们的表现,还是在漠视他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张绍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堂教学中的评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