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弃医从政,图谋救国”了解孙中山的生平,早期求学经历,上书李鸿章失败等史实。感悟国家现状和个人前途的关系。2、通过学习“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了解孙中山探索革命真理,创建中国兴中会、同盟会和提出三民主义的基本史实,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的进步性和局限性。3、通过学习“领导辛亥革命,创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了解武昌起义、民国建立、清朝覆灭、《临时约法》、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等史实,探讨孙中山在推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的历史作用。二、过程与方法运用问题探究法、归纳法、综合分析法,分析所给材料,评价历史问题,课后结合观看历史影片等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人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悟革命先驱“一往无前,愈挫愈勇”的精神,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为民族的复兴而矢志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1、孙中山联合其他革命团体组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2、孙中山领导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史实教学难点孙中山思想的转变历程,理解孙中山领导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教学过程单元序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亚洲的侵略,激起亚洲各国人民的反抗,中国、印度、土耳其等许多国家开展了民族民主运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运动席卷整个亚洲,被列宁称为“亚洲觉醒“。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几位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在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历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中山、凯末尔通过领导本国人民的反帝反封斗争,分别创建了新型的国家,甘地则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觉醒”的含义是什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亚洲觉醒”有何必然性?“觉醒”:不再是本能的反抗(民族独立),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方向——发展资本主义!革命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然性:侵略加剧,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言:1、三位影响20世纪中国的伟大人物,引出孙中山。2006年中共中央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胡锦涛讲话:“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2、孙中山对20世纪的中国民主革命做出过哪些贡献?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3、以孙中山先生的4大历史时段,概括总结孙中山历史轨迹。一、为中国出路尝试各种实践的孙中山(1866~1905)二、建立民国的孙中山(1905~1912)三、捍卫民主共和的孙中山(1912~1922)四、顺应时代潮流的历史性转变的孙中山(1923~1925)今天我们学习第一、二部分。一、为中国出路尝试各种实践的孙中山(1866~1905)早年孙中山孙中山,原名孙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名逸仙。出生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急剧变化的时期。外患日重,人民在苦难深渊中挣扎。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但反抗斗争没有止息。孙中山自幼参加农业劳动,最喜欢听太平天国革命的故事。这使他对中国农民有较深刻的了解,也使他看到了人民的反抗精神,认清了清朝统治者的狰狞面目。12岁时,他投奔了在檀香山经营农业的哥哥孙眉,此后又在香港、广州等地读书,受到了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教育。他非常景仰华盛顿、林肯等人,更感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合理,产生了"改良祖国,拯救国群之愿"。遵循范仲淹「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言,决定习医,。1、从“医人”到“医国”:胸怀天下的伟大情怀2、《上李鸿章书》后:由改良到革命的嬗变3、1894年: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4、策划广州起义5、呕心沥血流亡于欧美各地6、1905年: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