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借力”,助推低段孩子品格成长去年九月,50个天真烂漫的孩子踏进了我们班的教室,正成为了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带着好奇的眼光开始探索小学的校园和生活也让作为老师的我们头疼不已:课堂上行走自如,全然不顾老师的组织;排队东张西望,小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下课铃响就空无一人的教室,操场上追逐打闹不顾安全……面对这样一群无拘无束的孩子,要让他们更快适应小学生活,变得专注有序,实施品格教育势在必行。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多方“借力”,助推一年级入学品格教育的顺利进行。一、借力“常规班务”,开启“品格教育”认知之门。众所周知,班务工作虽然异常繁琐、千头万绪,却是教育点滴渗透的重要渠道。在常规班务中渗透品格教育,促进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1.品格微班会,“专注有序”领进门。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用微班会将“专注”和“有序”带进他们的学习生活中。从品格小精灵故事的聆听到品格游戏的操作,从品格约定的商讨到品格行为的指导,微班会让孩子们对品格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孩子们在“微班会”中认识了“品格教育”。2.品格小贴士,日常行为来规范。排队做操、就餐午管、课间游戏、课前准备、收发作业、整理书包……常规的学习生活无不需要渗透品格教育来帮助孩子们成长和进步,我们在班级中通过“小贴士”来规范孩子们的行为。这些张贴在教室里的品格墙上的温馨提示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们。课堂发言喜欢“接嘴”,专注倾听“五要”来帮忙;收发作业效率高,有序整理不可少;排队有序人人夸,专注行进最重要。将日常行为创编成浅显易懂的小贴士,时时处处规范孩子们的行为。3.品格小绘本,故事育人最无声。在班级中,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征订了《品格周刊》,每周的报纸发到孩子们的手中,阅读第六版“童梦工厂”的绘本故事成为了和孩子们的约定。一年级的孩子小,识字量有限,我就带着他们阅读,在生动的画面中去感受每一个绘本故事背后隐藏的教育智慧。阅读《品格周刊》的绘本故事,孩子们可专注啦!二、借力“丰富活动”,感受“品格教育”的益处。低段孩子不宜用说教式的教育,让他们多体验和感受,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认知。游戏体验是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1.品格“每周一练”,体会其中趣味。一年级上期的“专注”和“有序”品格的养成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了让他们感受到品格教育的好处,我们先从“品格游戏”入手。“每周一练”从最简单有趣的“夹豆豆”“搭房子”入手,通过品格训练表,将游戏要求和孩子们的表现记录下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专注带来的进步和成就。随着“每周一练”的推进,训练的要求也不断地变化和结合学习生活,从回家有序摆放鞋子到准备第二天穿着的衣物,从提前准备所需学习用品到有序安排回家后的事务将“专注”和“有序”渐渐融入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夹豆子”“搭房子”,孩子们体验到了专注带来的乐趣。自主整理和摆放物品,孩子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啦!2.学科活动整合,提高教育实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注重将品格教育融入学科活动。语文学习了拼音,就让孩子们用身边的物品摆一摆音节;数学学习了立体图形,就用废弃盒子制作物品;道德与法治和生命安全课涉及了自理能力的培养,就实践操作整理衣物;《品格周刊》上有做饭窍门推荐,就实践操作煮饭……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将专注和有序落实到行动上,带给孩子们真实的体验。瞧!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体验,变得更加专注有序啦!阅读了《品格周刊》,一年级的孩子也成了“做饭达人”啦!三、借力家校携手,为品格教育开展推波助澜。一年级的孩子初次与品格教育见面,而一年级的家长大多亦是如此。为了让家长们了解品格教育,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品格,家校携手必不可少。1.让家长会充满仪式感。开学初,我们就召开了以品格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为了让家长对品格教育留有深刻的印象,会场布置的时候,就多花了一点心思:干净整洁的环境,整齐摆放的桌椅,桌上有序摆放的《品格周刊》,多媒体播放的轻音乐......让走进教室的家长感受到温馨的氛围。在老师诚恳的介绍和桌上《品格周刊》的翻阅中,满满的正能量悄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