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1)知道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绝对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土地类型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例低;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后备耕地资源不足,难利用的土地多。(2)知道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3)知道耕地、草地、林地三种最主要的土地类型的分布,以及它们内部的地区差异和特点。(4)记住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了解其特点。2.智能的培养:初步学会用统计图表的形式,反映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面积在减少的情况下,说明人口与的关系。3.思想教育要求:使学生认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教学重点:1.记住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2.记住耕地、林地、草地三种主要土地的分布。教学难点:三种主要土地类型的内部差异和特点。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同学们,请根据你们的观察,来说一说,土地资源有哪些用途?教师释疑:根据土地利用的情况,土地资源主要可以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自学生疑:下面同学们读P906.8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找出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释疑解难: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呢?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呢?(先找同学回答,教师总结,我国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因而土地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式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它为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但各类土地类型的比例却不尽合理,下面看P916.9图。回答:1.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23.1%)2.难以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19.1%)3.改造后可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17%)由读图大家总结一下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有什么特点?(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二、土地资源的分布:看P906.8图。(根据第四章知识分析)1.耕地的分布: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温的丘陵,北方以旱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2.草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区,以高原和山地及青藏高原区。草地的和产草地也随着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读图P916.1图。3.林地分布:集中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那么我们想一想,为什么我国土地的主要类型会这样分布呢?(主要和气候降水有关)三.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耕地、林地、草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但是这些土地的比重小,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现在利用却不合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那么具体措施是什么呢?(读P921、2、3)(读课文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