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怎样与人相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回顾自己与人相处的经历,以及参与各种游戏、表演等活动,使学生懂得与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一定的交往技巧和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参与活动,教会学生基本的交往原则和交往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交往的兴趣,让学生体验与人友好相处的快乐。教学过程:一.就地取材,互动体验,揭示话题。1.同学们,你们好!首先,感谢大家一上课就送给老师一样美好的礼物。有的同学感到不解,很奇怪,一定在想:到底这短短的几秒钟内,大家送给了老师一样什么礼物呢?使老师的心情感到愉快、舒畅?谁愿意来猜猜?2.指名学生说。3.教师针对学生所说进行总结表扬:是啊!当我走进教室,看到你们安安静静地趴在桌上等老师;当我站在讲台桌前,你们笔直的坐姿;当我向你们问好,你们脸上洋溢着的微笑。这些都是大家送给老师最美好的礼物!谢谢大家!4.听到老师的这些夸奖,此时,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受?5.指名学生说。6.针对学生所说适当板书。例如:高兴、幸福、愉快、激动------7.师小结:同学们此时所有的感受如:高兴、激动、愉悦等都是源于(引导学生说)老师的夸奖。二.回顾过去,感受被夸,体验情感。1.以上,全班每位同学都得到了老师的夸奖。那么在此之前,我相信你们也一定得到过许多人的各种各样的夸奖。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重温那光荣、幸福的一刻,再一次体验被夸奖的感觉2.现在,就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印象最深的一次被夸奖的经历,以及你现在回想起这次夸奖的感受。3.指名说。教师适机补充,评价4.教师小结:刚才每个站起来发言的同学,甚至包括其他倾听的同学,我从你们充满自豪的发言中,从你们洋溢着笑容的脸庞上,已经感受到了夸奖带给我们每个人的愉悦与自信。设计意图:尽管第一块的教学已经让学生有了被夸奖的经历、体验,但在此,教师则要进一步,在更大范围内,在更大程度上,让学生再次回顾被夸的感受,以此强化他们更深地认识到夸奖的作用,为下文的学习也奠定了情感的基础。三.情系亲友,发现优点,给予夸奖。1.刚才,我们回顾了得到别人夸奖时美妙的感受,那么,大家想过没有,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夸奖、赞美。那么作为他人是不是和我们同样梦想得到赞美呢?你给予过别人这样的赞美吗?2.现在,就让我们想一想,身边的人有哪些值得欣赏的地方?3.同位交流。4.指名说(注:教师在学生发言时适机点评)。5.教师总结:是啊!当我们再次回头时,会发现身边每个人都有许多的优点,有人看到了爸爸妈妈的任劳任怨,有人看到了爷爷奶奶的慈祥和蔼,也有人看到了老师的辛劳------相信,课后,我们寻找合适的时机去向他们表达我们内心的赞美,一定会给对方带来欣慰和快乐!设计意图:前两块的教学都是从学生接受夸奖这一角度来进行的。而这儿则是要体现“交往是相互的”这一中心。让学生也能站在他人角度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始终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并给予赞美,这样心理体验,不仅给他人带来快乐,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愉悦。四.师生互动,记者采访,真情体验。1.现在,就让我们试着用真心去赞美一下同学。先在自己心里想一想,你要赞美谁?他有什么优点?试着练说。2.谁愿意走到你要赞美的同学面前,大声地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对他的赞美?当一位学生说完后,教师乘机扮记者上前采访⑴请问,当你赞美你的同学时,有什么感受?⑵请谈谈,当你接受别人赞美时有什么感受?(多请几位学生赞美,同时可以发动学生扮记者采访。)3.教师走到课前调查过的同学面前大声地真诚地赞美她,并邀请有同感的学生也依次上前赞美。4.教师小结。看到同学们真心的赞美,听到同学们真情的表达,老师也感受到了大家之间的友谊,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赞美带给人们的鼓励、鞭策和信任。设计意图:前几个环节教学,多是让学生在回顾中体验。而此时,当学生对“真心赞美”有了更好的认识后,教师创造了合适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体验其中,尤其是教师对班级中交往的弱势群体的赞美,应该掀起全班情感上的共鸣,体现面向全班倾向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