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用刊”征文《小学教学》助我成长单位:河南省济源市罡头学校姓名:高艳联系电话:66069011《小学教学》助我成长《小学教学》一直是我校教师争抢的读书对象。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我校领导明确抉择:不管经费如何紧张,每学期都要为年青教师定一份《小学教学》。《小学教学》让我们认识了名师于永正、薛法根、孙双金,支玉恒、窦桂梅;《小学教学》让我走近了众多大师与优秀的同行;《小学教学》让我校教师学习着,反思着,进步着,幸福着……《小学教学》风格朴素,内容实在,里面的文章短小精粹,实用性很强,非常贴近教改前沿。在不少的公开课、评估课中,我们都以此为依据,上课前细细品读感悟其精华,汲取其营养,借鉴其手法。它给我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原来教学工作是可以这样多姿多彩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每位教师都要创新性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相信学生是有创造力的,学生不必事事听老师的;教师要具有创造意识和民-主意识,就会去营造一种适合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师生和-谐的民-主环境,使学生敢于、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其次教师要改变机械单一的教学方法。要在积累迁移中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才能发展学生语言的创造性。要善于解除教学参考和标准答案的束缚,要给学生留出发表自己观点的余地。语文教学的创造性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性的语言表达能力上。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语言训练。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不能脱离创造性的语言训练,要在创造性语言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方面,可从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入手,以发展学生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等。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一篇课文要设计出多种教学思路,采用多种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设计多种课的类型。例如,以感知、理解为目的的观察课、精读课;以理解和欣赏为目的的朗读训练课朗读欣赏课;以训练速读为目的的默读课;以运用读写方法为目的的读写练习课、课外阅读作品报告课;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为目的的说话课、演讲课;以发展创造能力为目的的探究课。特别是在高年级,探究课要大大提倡,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最后,语文教学要向生活开放、向课外阅读开放。要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学习生活中鲜活的语言;要引导学生进入课外阅读的大课堂,丰富知识,开阔思路,积累语言。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语言的创造性,关键是教师教学的创造性,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主要体现于教学的个性上,我们每位教师的教学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2长期以来,读《小学教学》,就犹如与许多专家、优秀的同行娓娓谈心。在无声的环境中,我们的思想在与他们碰撞,心灵在与他们交流,教学水平在交流中提高,工作热情在交流中高涨。不管教哪个年级,《小学教学》都给我们出谋献策。《小学教学》让我们如获至宝,捧着她就舍不得放下,细细品味,慢慢揣摩,其乐无穷。她是我们教学生涯中的一盏导航明灯,总在我迷茫、困惑时指点迷津,让我们拨云见日。有《小学教学》作伴,我们对教育教学更加热爱;有《小学教学》引领,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