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祁丰学校小班化教学模式下高效课堂评审教学设计《囚歌》教学设计肃南县马蹄学校薛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读准生字新词。(2)读通、读顺、并背诵诗歌。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多种方法鼓励品读感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感受叶挺将军对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愤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壮志豪情,从而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理解体会诗歌中两个“自由”的不同含义,理解死亡与永生的关系。教学难点:了解诗的写作背景,读懂诗句的意思。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1.谈话导入。2.教师示范朗读。3.释题:讨论探究“囚”与“歌”的内涵。4.走近叶挺。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诗歌,思考:叶挺同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诗歌的?三、精读课文,品析鉴赏品析第一小节1.指名朗读第一小节,师生评价,教师指导朗读。.2.学生质疑、合作学习、自主解决、教师点拨。3.思考:敌人又是怎样对待“人”和“狗”的呢?引导分析比喻对比的作用。4.展示狱中图片,教师指导朗读。5.品析诗句“一个声音高叫着…”,思考:这里的自由指的是怎样的自由?6.诵读感悟、情感体验。品析第二小节1.学生试读。2.思考:敌人要给的“自由”和叶挺想要的一样吗?叶挺要的是怎样的自由?3.理解探究诗句“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4.朗读、体味反问句的修辞效果。5.拓展:裴多菲《爱情诗》6.师生合作、品读感悟。品析第三小节1.拓展阅读:《就义诗》夏明翰2.齐声朗读第三小节3.学生质疑,合作解决。4.探究死亡的价值和永生的含义。5.拓展延伸。6.总结全诗,教师寄语。四、指导朗读、情感升华根据划分的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全诗五、布置作业:书写真情板书设计《囚歌》叶挺人永生狗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