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简介】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鲁国(现在山东省邹城市)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它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作品《孟子》流传后世。孟子的思想孟子认为,人性是善良的。为了说明这一点,孟子打了个比方:一个小孩子,在井边玩耍,眼看就要掉到井里了。这时如果有人看见,都会主动地救孩子,他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想与孩子的父母攀个交情,也不是为了向同乡和朋友们夸耀,更不是因为厌恶那孩子的哭声,而是他不忍心让孩子掉到井里。可见,人的同情心和爱心是天生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和思想,是中国古代影响仅次于孔子的思想家。孟子名句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文】: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译文】: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智慧驿站1:读了孟子名言,你体会到了什么?2:你知道哪些尊老爱幼的故事?故事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故事黄香尊老爱幼的故事黄香,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黄香9岁时母亲去世了。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冬夜,天气寒冷。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夏天夜里很热,黄香就手执蒲扇,对着父亲枕席使劲扇着。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没有不感动的。故事《孟母三迁》《断机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