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搞好科技活动推进德育教育VIP免费

搞好科技活动推进德育教育_第1页
1/4
搞好科技活动推进德育教育_第2页
2/4
搞好科技活动推进德育教育_第3页
3/4
搞活科技教育推进德育教育搞活科技教育推进德育教育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五中学刘锦霞[内容提要]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之中,发挥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德育功能,以“引导创新、发展个性、增强素质”为总体目标,鼓励学生小发明、小创造、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科学探究,开设各学科兴趣班,培养学生自主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素养、创新精神,在搞活科技教育中推进德育教育。关键词:科学技术教育德育教育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的科技素质,是保障持续增强我国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面向每一位学生,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之中,发挥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我校在科技教育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在全国、全省、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2003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其中利心志老师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辅导员。我校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把科学精神、科学知识、道德品质的教育为一体,形成了科技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特色,并以此推动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在以科技推动学校德育教育的工作中,我校整体的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科技素养、完善机制、德育中的科技教育、科技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发挥科技教育的德育功能五大块为主,以“引导创新、发展个性、增强素质”为总体目标,鼓励学生小发明、小创造、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科学探究,开设各学科兴趣班,培养学生自主动手和动脑的能力,让学生从实践中感悟科学的奥秘,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素养、创新精神,在搞活科技教育中推进德育教育。一、青少年科技教育是实现德育目标的载体在科技教育主导层次中,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要求与《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的德育目标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我们不妨将这两部分进行一下对比:“创造性人格”是一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创造力强的人在许多人格因素上具有一致性:如强烈的创造动机,独立的个性特征,表现为怀疑精神、创新意识、不迷信权威等,具有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和永不衰竭的进取精神为特征的意志品格以及协作务实的秉性等。在国家制定的《中学德育大纲》中都规定了诸如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等德育的目标和内容。特别是在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方面,都强调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发展个性特长的教育;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训练等。第页1搞活科技教育推进德育教育第一、通过青少年科技教育实践,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的品质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进取的社会,有竞争就会有失败。“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往往成长在顺境中,一般来说对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很脆弱。因此,进行挫折、磨难教育,培养他们自立自强、坚毅勇敢的心理品质显得十分重要。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中心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本身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同时创造的成功又通常孕育在多次的失败中。因此,以青少年科技教育为载体来实现这一德育目标,在理论上是科学的,在实践上也是有效的。如2002年,我校以“便携式电冰箱”获得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的陈诗同学,为了完善自己的发明,经历了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再试验,直至成功。他用了很长的时间,寻找材料、确定合理结构、突破复杂的工艺,终于成为优秀的青少年发明作品之一。在艰辛的创造发明活动中,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培养了积极进取、不怕困难、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优良品质,寓德育于青少年科技教育之中行之有效,也由此略见一斑。第二、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科学热情,大力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品格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科学热情,是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中小学是打基础的教育,尽管有些学生在校搞不出具体的发明,但只要他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并经历大量的创造实践,走上社会后,就可能在特定条件下搞出发明;即使他们始终搞不出发明,他们也会以创造性的精神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在中小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搞好科技活动推进德育教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