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精彩类型:论文学校:西固城第一小学姓名:牟相国时间:2012年5月电话:13893618227邮编:730060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精彩西固城第一小学牟相国五年前,我调到西固城第一小学,并接任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工作。第一天,我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了教室,站在三尺讲台上,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看着他们,我的心情就像初升的太阳,格外灿烂,我想着用自己的爱沐浴着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可是,好景没过几天,就有人向我告状:老师,您不在的教室的时候,XXX在教室里又蹦又跳,又是扮鬼脸,又是大声朗读,还学着各种动物的叫声,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XXX的情况,以便对他能更好地了解,并进行因材施教,我与XXX以前的老师取得了联系,了解到:XXX,男,7岁,属智力轻度残疾,学习一塌糊涂,成天调皮捣蛋,号称“调皮大王”。父母哄着她,同学躲着他,老师训着他。针对XXX同学的这些情况,当时,有教师对我说:“他是随班就读生,教育对他的作用不大,索性放弃他。”“班上有了随班就读生,教育起来非常难,还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班级不好管理……”也有教师认为:“随班就读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关键是对他们采用什么样的态度,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去做班主任工作:一、发现孩子的亮点,大胆鼓励表扬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发展的,而不是孤立的、静止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随班就读生”。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仅仅看到“随班就读生”自理能力差,学习文化知识接受慢等弱点,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那么对他们的教育就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应针对学生个体的特点进行教育,用科学发展观来育人。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在“随班就读生”身上,也有许多的闪光点。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扑捉,及时鼓励表扬,才能更加激发“随班就读生”学习,生活的信心。我班的XXX同学,虽然智力轻度残疾,但他却非常热爱劳动。由于他年龄比其他同学大,个头高,力气大,因此每次抬水值日时,他抬得最多,干得最欢。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及时表扬他: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同学们齐夸他,都去抢他手中的桶子,可他却高兴地说:“我不累,我还要和大家一起干!他干得更欢了,更认真了,XXX同学,虽说平时调皮捣蛋,可他却从没迟到过,也没和别人吵过架,更不用说打架了,这难道不是他身上的闪光点吗?班会课上,我上大家说一说各自或别人的优点,缺点,当大家说到XXX同学:“为人诚实,值日搞得好,从不迟到、骂人”时,XXX同学不由的抬起了头,吃惊地望着大家,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在别人的眼中,会有那么多的优点,我微笑着面对他,说些鼓励他、表扬他的话,他高兴地望着我,脸上写满了兴奋与自豪。班会课后,我的办公桌上语文书不知什么时候夹有一张纸条,上面写道:“老师,我一个调皮大王,在同学们眼中还有那么多优点,真没想到。”我于是找XXX同学进行了一次思想交流。从那以后,他渐渐和大家一起玩了,融入在了集体中。二、用爱心换取真情,大胆尝试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实际上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奠基石。只有拥有了爱,教师才会教育好学生。“随班就读生”和其他学生一样,也有得到别人爱的基本愿望,但这种愿望却常常得不到满足,这时,教师若让他体验到成功的欢乐,给他以真诚的疼爱,便能触动他们的心弦,引起强烈的感情震动和深刻的内心体验。怎样才能让他体验到成功呢?教师要抓住他们身上潜在的闪光点。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一定的长处,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寻找和挖掘其闪光的火花,一旦发现就要点燃。在课堂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有一次,在一堂学校公开课上,我特意叫了XXX朗读课文,起初朗读得磕磕绊绊,并且读错了两个词,脸涨得通红,难为情地低着头,目光也不敢正视我。我了解他此时的心情,便面带微笑地说:“你读得很好,只是读错了两个词,只不过有些可惜,你不是在自习课上朗读的很好嘛!”然后,又对同学们说:“他读错了两个词,老师为什么还说他读得好呢?你们知道吗?”“因为他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