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兄弟姐妹平等尊重授课人:来宾市第七中学张雪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各具特色;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知道如何与各民族人民相处;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探究、讨论、体验、讲授等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讨论,给学生以启发和反思,同时增加认同感。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各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懂得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二、重点: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三、难点: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四、教学方式:参与式教学。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播放视频音乐,让学生从歌词中体会,自然导入新课。2、自主学习、梳理知识:要求学生仔细、认真阅读教材P56至P64内容,将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要点划出来,并完成导学案中相关问题,同时把理解有障碍的问题列出来。(教师课堂巡查,适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及时提醒学生改正,学生完成后教师随堂抽检并进行评价。)3、合作探究、展示提高:小组依据任务合作交流,并将交流后的结果进行展示,教师在学生展示中进行点评或适时点拨,并进行有效评价。4、体验收获、升华感情:让学生交流学习收获,感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学会平等地与各民族和谐相处,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5、检测与反馈:参照导学案中有关问题进行检测。六、板书设计:兄弟姐妹: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平等尊重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各民族文化七、教学反思: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导学案第一课时兄弟姐妹平等尊重授课人:来宾市第七中学张雪霖学习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理解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是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2、党和政府为争取各民族平等权利所采取的方针和政策。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学习难点: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学习流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展示——小结与检测。教学过程:课前导入:播放音乐,了解歌名和歌唱家,从画面上你还看到什么?一、自主学习:(5分钟)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12、我国目前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域。这些民族自治区域分别居住着、、、、等很多兄弟民族。3、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关系。4、为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我国采取了哪些方针和政策?二、合作探究:(4分钟)1、请将下列特有的节日名称和对应的民族用线连接起来。(1)火把节A、傣族(2)泼水节B、蒙古族(3)那达慕大会C、藏族(4)开斋节D、彝族、白族、纳西族(5)雪顿节E、回族、维吾尔族2、歌曲《大中国》中有这样的歌词:中国,这个大家庭,能够经受得住“风吹和雨打”,离不开众多“兄弟姐妹”的团结。说说我国为此制定、实施了什么样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含义和优点各是什么?三、课堂互动(3分钟):调查你所在班级的同学中有哪些少数民族?请你谈谈如何和他们相处?四、小结、检测:(6分钟)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当堂检测:(1)“蒙回藏维苗,土满彝记牢。壮族人最多,珞巴人最少。散居各地者,唯独数回族。民族种类多,云南独占鳌。”这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首歌谣,歌谣中反映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和散居最突出的民族是()。A.西藏自治区藏族B.云南省回族C.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D.福建省蒙古族(2)保障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B.西部大开发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阅读材料:2010年3月23日,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在北京举行2010年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挂职锻炼干部培训会,其中少数民族干部占44%。从1990年开始,先后有2965名少数民族干部参加了挂职锻炼。请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什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