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试卷卷面分析一、命题情况分析本次考试命题有填空、选择、连线、数一数、计算、看图列式计算、解决问题七大题。命题能紧紧围绕冀教版六年制第二册数学教材的教学范围进行。它立足教材,立足基础,立足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检测,同时注重双基考查,增大知识覆盖面,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能力、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等都做了考查,试题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着力避免单纯的记忆知识的考查,将几个知识点糅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既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能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试卷偏难,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科学性与代表性,试题内容注意突出时代特点,贴近生活实际,突出了灵活性,能力性,全面性,人文性的出题原则,提高了测试水平。二、答题情况分析1、考试情况分析:本次考试,一参考学生48人,及格人数为47人,及格率97.9%,优秀人数为47人,优秀率为97.9%。2、从分数的分布情况和学生答卷情况看,学生成绩不够理想。中下等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好,应变能力也比较差。丢分较多的题目有:第一题的第4小题,学生对数的认识掌握不好。5小题也有错的,主要是学生书写不规范,不知做什么时候用阿拉伯数字,什么时候用汉字。8小题按规律填数,有一部分学生仍然不会两个两个数数。13小题学生错的较多,要教给学生解答此类题的方法。第二题5小题错的较多,主要也是学生没掌握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三题我会算的2小题也是错误较多的题目,很多学生不知已知和与一个,求另一个加数的方法。以及已知差与减数(被减数)求被减数(减数)。此外,元角分的计算,仍然是学生的难点,要进行经常性的练习。三、改进的措施。1、突出知识结构,扎实打好知识基础。2、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理解思维能力。3、增强实践意识,重视探究和应用,从多渠道获取最新数学信息和知识。4、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坚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多设计,提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问题。5、加强计算训练力度和有效方式,提高计算速度和质量。6、加强过程意识,注重数学概念、公式、计算方法的提高过程,重视知识形成,发展过程解决思路的探究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发展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7、课下积极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及时给学生补课,查缺补漏,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尽快赶上来。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考试总体情况还不是特别理想。为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特做如下分析与反思:一、考试情况概述:试卷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考核对象是一年级全年级学生,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统一笔试形式,由本校一年级两个数学老师共同命题,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一(1)和一(2)共68名学生参加考试,两个班的合格率均为100%,一(1)班优秀率(90分以上)为91.4%,平均分94.8分;一(2)班优秀率(90分以上)为90.9%,平均分95.1分二、试卷试题概述:试题类型及分数权重为:第一大题是看图写数考基数(每空1分,共4分)第二大题考相邻数(每空1分,共6分)第三大题考数的组成(每空1分,共8分)第四小题考比一比(每题1分,共4分),分4个小题第1小题考比高矮,第2小题考比长短,第3小题考比多少,第4小题考比大小第五大题是填一填(每空1分,共13分),分为4个小题第1小题认识物体,第2小题考序数,第3小题填>、<、=,第4小题考数序。第六大题是口算题(每空1分,共18分)。第七大题是填加法减法算式里的未知数(每题1分,共9分)。第八大题是考数数以及比较大小(每题1分,共3分)分3小题,第1小题考多几个,第2小题考少几个,第3小题考一样多第九大题,给每组得数大的算式后面打勾(每题1分,共6分)有6小题,考10以内的加法、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比较数的大小第十大题分3小题考数序(共9分)第1小题3分,第2小题排顺序2分,第3小题考1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