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一、说教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桥非普通桥,它是以生命点燃生命,以大爱坚守生命的生命桥;这桥是情,是海峡两岸同胞相互守护,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本组教材以“人间真情”为专题,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学着关心、帮助他人”。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根据课标要求,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资料的方法理解词语。(2)、读懂课文,理解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二、说教法《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法、品析词句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交流。三、说学法《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圈划批注、讨论交流的方法,学习文本。四、说教程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本课时学习的目标是,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题深意。1、创设情境用课文第一段创设情景,将学生带入课文中。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2、初读课文,感知爱的故事这一环节我首先出示学习目标: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语句,理解词语二读:画出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三读:理解课文的内容。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生字所在课文的词语,熟悉课文中的字词。接着,我出示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白血病”、“骨髓”(此环节欠缺的是应当出示地图帮助学生来理解“海峡”的意思。)学生再次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难理解的句子,通过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之后让学生讨论理解,在全班交流。“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一句中的凋零和该句子中运用的比喻修辞的方法。“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一句中的“辗转”形容寻找骨髓的过程中艰难。从而体会到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为后文更好的理解李博士与台湾青年的高尚品质做好铺垫。“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中的步履匆匆,形容李博士的走路匆忙,心急如焚,进一步衬托出李博士的品质。“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中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一句中的突如其来来形容地震的余震来的突然,让人无法防备,写出了当时环境的恶劣。“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更进一步的让学生体会到了两岸的浓厚亲情。理解词语后我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请学生起来自行概括,再出示媒体的时间,地点,事件,帮助学生概括。3、揭示课题知道了课文内容,读出了课文中令人感动的词句,体会了课文的整体情感,将课题再次出示,提出问题,课文为什么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为题?,“生命桥指的是什么?”“海峡指什么?”“生命桥怎么跨越海峡?”让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来理解,变得容易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