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活动总结虞姬乡中心小学:余冬梅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知恩、感恩、报恩的传统美德。“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名言,众所周知。韩信的报瓢食之恩,诸葛亮的报知遇之恩,妇孺皆知。一个不懂得感恩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只要人人心怀感恩之心,处处心存感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近,世界也会因此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漠。社会将会更加文明。然而,感恩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好父母造就孩子好的前程。好习惯的父母造就孩子好的习惯,感恩的父母造就孩子心存感恩。父母与孩子应多沟通,以心换心,多倾听。让孩子亲眼目睹父母的真实存在。金钱的厚度代替不了亲情的温度,感谢的话代替不了感恩的心。学校更要担负起主要的教育职责。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提高德高为重的人格魅力。学会借社会和家庭之力参与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让学校正面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持久的强大动力。社会要履行好社会教育的责任,为学生提供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特别舆论工具应有的正面导向作用。五月是花的季节,也是感恩的日子。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青少年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社会、报效祖国的优良品质,是教育培养造就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广大青少年服务社会、服务祖国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我校确定了以“孝敬父母、学会感恩”为主题的活动,结合我校品德课题,现就我校关于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活动计划,力求实效。我校确定了以“孝敬父母、学会感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并确定了以下活动内容:1、开展以“妈妈(爸爸)辛苦了”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活动;2、开展“学会感恩”主题演讲比赛;3、各班组织一次“孝敬父母”的主题班会;4、各班以“孝敬父母、学会感恩”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5、少先队倡导每位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头),给父母写一封信,陪父母参加一次户外活动,为父母自制一件生日(节日)礼物,承担一次家务劳动,与家长进行一次谈心活动等“九个一”活动。二、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宣传,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一)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从“岳母刺字”、“孟母三迁”、《背影》等故事或文章中体验感恩,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3、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问题有:(1)爸爸、妈妈每天早上几点出门?晚上几点回家?(2)他们回家后,还要为你做些什么?(3)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吗?(4)你会厌烦父母的说教,甚至恨父母吗?(5)你的父母文化层次低或社会地位低,你会看不起父母吗?(6)你能为父母分担忧愁吗?你知道父母的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7)你会为父母做家务活吗?(8)你知道你的父母最喜欢的东西吗?(9)你知道爸爸妈妈对你的希望是什么吗?经过调查,统计数据得到:68﹪的学生对父母很了解,29﹪的学生对父母比较了解,3﹪的学生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不很了解。另外,让学生搜集部分自己及家长的照片及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让学生利用周末收集生活中父母爱自己的点点滴滴,可以是照片,可以是小事件,可以是父母送自己的小礼物等。然后搜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照片及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在校级中进行展览、交流。(二)开展有声有色的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1、围绕“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开展主题队会。2、举行《孝敬父母》的法制学习课。学生受益匪浅,不仅懂得了应怎样孝敬父母,还懂得了虐待父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3、组织开展了“父母辛苦了”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活动。4、在学生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做一件好事、读一本好书、帮父母做一件事、办一张手抄报、给父母一件礼物。据统计,有拾金不昧的,有到社区打扫卫生的,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