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知识要点】1、从速度图象求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所以其速度图象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t结合速度图象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可以用速度图象图线与时间轴之间的面积(如图2-20中矩形OABC的面积)来表示。2、从速度图象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上述结论也成立吗?仔细研究教材“思考与讨论”栏目中用纸带上各点的瞬时速度估算小车位移的方法,不难看出:时间间隔越小,对位移的估算就越精确。图2-21中的倾斜直线AB表示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为了求出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我们把时间划分为许多小的时间间隔。设想物体在每一时间间隔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从一个时间间隔到下一个时间间隔,物体的速度跳跃性地突然变化。因此,它的速度图线由图2-21中的一些平行于时间轴的间断线段组成。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可以用速度图象图线与时间轴之间的面积来表示,因此上面设想的物体运动在时间t内的位移,可用图2-21中的一个个小矩形面积之和(即阶梯状折线与时间轴之间的面积)来表示。如果时间的分割再细些,物体速度的跃变发生得更频繁,它的速度图象就更接近于物体的真实运动的图象,阶梯状折线与时间轴之间的面积就更接近于倾斜直线AB与时间轴之间的面积。当时间间隔无限细分时,间断的阶梯线段就趋向于倾斜直线AB,阶梯状折线与时间轴之间的面积就趋向于倾斜直线AB与时间轴之间的面积。这样,我们就得出结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也可以用速度图象图线与时间轴之间的面积来表示。运用类似的分析方法可以得出,上述结论不仅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适用,对一般的变速直线运动也是适用的。3、用公式表达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由上述分析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x,可以用图2-21中梯形OABC的面积S表示。而,把面积及各条线段换成所代表的物理量,上式变成将代入,可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图2-21中梯形OABC的面积S也可表示为矩形AOCD的面积S1和三角形ABD的面积S2之和,即S=S1+S2,而,(式中k表示直线AB的斜率),故Ovt图2-20ABCOvt图2-21ABCD2把面积、各条线段及斜率k换成所代表的物理量,也可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反映了位移与初速度、加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计算位移的常用公式。应用此式时,也要注意符号法则,若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位移和加速度都是代数量,都带有符号。4、对关系式的再认识在第一节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用到了“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这一规律。你想过没有,为什么有这种等量关系呢?让我们来证明一下。设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经时间t后末速度为v,并以表示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由,,可得因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是均匀变化的,所以它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时间t内的初速度v0和末速度v的平均值,即,则。5、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为了描述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我们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用横轴表示时间,用纵轴表示位移,画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图线,这种图象叫做位移-时间图象,简称为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就是物体做匀速运动的位移图象。取初位置为坐标原点时,物体的位移等于末位置的坐标,因此这个图象也可以叫做物体的位置—时间图象。应用位移图象,我们可以求出物体在任意时间内的位移,也可以反过来求出物体通过任一位移所需的时间。位移图象中,两条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处于同一位置,即两物体相遇。【典例剖析】【例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例2】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在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24m和64m,连续相等的时间为4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Oxt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