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识作者:李吉林,1938年5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6年至今,一直任教于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她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儿童教育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当选为七届、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主席团成员),荣获首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三次)、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她怀着满腔热情投身到教育改革的热潮中。她看到传统语文教学的“繁琐、抽象、低效”的弊端,心中万分焦虑,积极探索“生动形象、低负高效”的新语文教学,在1978年开始了情境教学的探索。她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国古代文论“意境说”,学习哲学、心理学、美学,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积极进行实验。历经十年终于创立了“情境教学”的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构建了以“情景交融”为主要特色的具有民族文化底蕴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优化的情境中学习语文,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巧妙地把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她始终关注着儿童,她发现情境不仅对儿童的语言认知起着积极的作用,促进儿童情感、意志等非智能因素的发展。而且对儿童其他智能,诸如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交往智能都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情境教学的功能决定了它应该属于整个小学教育。于是,她大胆提出“情境教育”,实验进入更为宏观的新范畴,从语文教学向各科、向各育拓展,从一个实验班发展到整个学校各科各育联动。而今历经28年,她对“情境教育”的研究仍在继续,她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独特的教育主张,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成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情境教育”是教育部(国家教委)教育科学规划“八五”、“九五”、“十五”重点课题。研究成果曾连获全国首届、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先后出版《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诗篇》等8部专著。二、走近作品:《李吉林文集》汇集李吉林老师几十年来教育教学探索实践、改革实践,记录情景教育探索与改革历程,全面阐释情境教育理论以及操作体系的一本书。它除了讲述系统的情境理论外,收入了大量的生动、鲜活的案例、经验,以及反映李吉林老师点滴心得,满含深情书写的散文随笔。《李吉林文集》由专著、经验、论文、案例四部分组成,共八卷:卷一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专著)卷二与青年教师的谈话(专著)卷三情景教育三部曲(专著)卷四美·智·趣的教学情境(经验)卷五儿童·知识·社会的和谐建构(论文)卷六春姑娘的大柳筐(案例)卷七我们去寻找美(案例)卷八我是播种者(散文随笔)三、关于李老师的情境教学李老师的情境教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运用情境进行片段语言训练,第二阶段是带入情境提供作文素材,第三阶段是创设情景进行阅读教学。她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摸索,一个局部一个局部地去认识,通过反思,她发现每个阶段都包含着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的要素。这时,她顿觉: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于是,她又概括出了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第一、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了迷必然会勤奋,会产生毅力,最终达到忘我。有一种说法“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培养孩子从小爱学习的兴趣,将使他们终身受用。李老师在教二年级的时候班上转了一个孩子,留过两次级。在他进这个班之前,李老师是这样对大家说的:明天来我们班的王许成比我们大两岁,他来到我们二班就是我们的大哥哥,不许叫他留级生。此后,上课的时候李老师只要看到王许成举手就喊他回答问题,答对了就好好表扬。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小事,我们也做过,可是我们常常不能坚持,半途而废。但李老师硬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王许成的作文在毕业时达到了优秀。我想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也许可以再次给我们一点信心。第二、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