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杨逸畴:我和大峡谷的约会VIP免费

杨逸畴:我和大峡谷的约会_第1页
1/6
杨逸畴:我和大峡谷的约会_第2页
2/6
杨逸畴:我和大峡谷的约会_第3页
3/6
杨逸畴:我和大峡谷的约会杨逸畴:江苏常州人,地理地貌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我所经历的最险:遇到了冰川泥石流1973年我去探险,算是中国的第一个进入无人区的科学家了。途中,我们夜宿在川藏公路旁的一个有27个人的小村子里。我们野外工作很简单,打地铺,打开包袱就睡。刚睡着就听见轰隆的雷声,像地震一样。当天夜里,雨下得很大,百姓们的牛羊正在惊恐悲惨地叫。后来我觉得地在动,外面的响声也不一样,因为我是不怕意外的,经常在野外工作,不在乎这个,就喊他们几个爬起来。跑出去一看,黑乎乎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那时候我们都带着手电筒,这是野外工作必备的。我让他们扭亮电筒,一起出去看。我们7个人的手电筒汇成较亮的一道光束,这次看清楚了。我们住的村子旁边不远处就有一个钢筋混凝土的大桥。那泥石流有百米高的龙头,带着石头泥巴还有大的树木什么的,把那个桥冲弯了。另外这不是普通的泥石流,是冰川泥石流,带着很大的冰块,那时候老百姓也知道这是很危险的,所以跑上公路往旁边的高山上爬。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都得撤退。泥石流来得很快,有人跑得慢了点,泥石流就漫到腿上来了。大家唯有背着包拼命往上爬。那时候是晚上两点多钟,大家冒着雨爬山。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7点多钟,浑身都淋湿了,冻得都在打颤。那时候雨已经不下了,下面都是大雾。等雾散了以后,我们看到下面的村子已经夷为平地了。我们还看到在泥石流当中有些木头像小船一样,飘到下面的雅鲁藏布江中去了。当时想想真有点后怕,我们是在泥石流包围中死里逃生啊!提前计划其实,从科学考察的角度讲,地理位置越险要、越原始、越偏僻的地方,野生地貌保存得也就越完整。通常来讲,这种地方都是比较有价值的。探险就是要去比较不容易到达的地方。但是,越原始的地方也就越危险。比如青藏高原上的野牦牛就十分凶猛,虽然不是十分容易碰到,但是如果碰到的话,它的攻击性是很强的。牦牛一般体格较大,一头有1000公斤。当它发起攻击时,连一辆吉普车都能顶翻。我们手里有枪的话,就可以用枪打,但是一枪也打不死它。山峦迭起的地方就可能出现牦牛。除了野生动物外,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会对人产生影响。进行高山科学考察登山时,或者在高海拔地区进行野外科学考察,一住就是两三个月,经常不小心就被冻伤。有时候还会碰到冰崩、雪崩等更加危险的情况。我们每个考察团一般一出去就半年,顺着川藏公路进入那些无人区。虽然家里很担心,但是工作需要没有办法。在野外考察中我们死了好些人,主要是翻车呀、高山反应呀、突发性心脏病,等等,这种情况每年都有的。所以我们这种科学考察是带有探险性质的工作,危险是经常会碰到的: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当然,事前我们有周密的计划,但是许多突发性的情况也是预料不到的。发生意外的事常是无法预知的。正因为有了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所以各方面都要十分重视。有些野外探险的要求是一定要遵守的:①了解当地情况对当地的情况一定要了解得十分清楚。到那种地方工作,对当地的基本情况和地形要有基本了解,遇到情况才不至于十分惊慌,才能为救援争取时间和条件比如说泥石流,虽然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但是要对他的基本知识有个了解和掌握,才能在泥石流到来时及时避险。②一定要结伴而行在野外科学考察是一定要结伴同行,千万不能单独行动。尤其是沙漠地带,像塔卡拉玛干沙漠,绝对不允许一个人单独行动,最好几个人组成一个工作组,这样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进行科学考察。在沙漠中是非常容易走失的,比如我们最有名的探险家彭加木,就是在大海道的罗布泊地区附近失踪了。沙漠里的方向不好分辨识别,迷失了方向就很危险。如果说当时彭加木的死亡是因为探险条件太差的话,那么上海的探险家余纯顺单身探险就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比如说在高温条件下和自己身体不好的状况下硬要一个人单独探险,这就很危险。③要有科学精神我们所说的探险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是基于科学知识的,强调的是科学探险。对许多问题都很重视,尤其要重视经验。现在进行探险,积累经验,就是为后来继续进行探险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杨逸畴:我和大峡谷的约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