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县共乐初中数学教学指导及工作总结近三年以来,我校数学教研组的工作,在县教研室和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全体初中数学教师密切配合下顺利开展。虽未轰轰烈烈,但也踏踏实实。我们数学组的老师共同合作、共同探索、共同成长。一、总体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1、教学中要全面渗透《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明确《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教学中应达成的四维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3、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让多数学生能够“数学的思考”,即面临各类问题情境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二、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初中部分)调整的内容1.《数与代数》部分:增加的主要内容:会用根号表示算术平方根;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定方程根的情况;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删除的主要内容:有效数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利用一次函数的图像,求方程组的近似解。2.《图形与几何》部分:增加的主要内容: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会利用基本作图完成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以及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增加了相似三角形的证明、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切线长定理等。删除的主要内容:梯形、等腰梯形的相关内容;视点、视角、盲区;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13.《统计与概率》部分: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希望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4.《综合与实践》:以问题为载体,学生自动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三、课堂教学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分析)1、教学方式的选择不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多数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处于较低层次——认为把课程内容讲完、讲清楚就行了,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的现象仍很普遍,未能充分地思考,怎样为学生提供动手实验、自主探索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教具的使用不当,影响教学效果部分教师连小黑板都不用,课堂上还是抄题,严重影响了课容量和教学进度;部分教师不喜欢用彩色粉笔,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不能很好地突出重点;相当多的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差,继续学习的愿望不高,影响使用“班班通”等新教学技术,课堂效率不高。3、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对教材进行挖掘和拓展缺乏能力,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设计缺乏个性化。课堂练习或作业布置的题型单一,统一要求,使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有抄袭作业的现象。板书设计随意性大,重点不突出。为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视而不见,失去深度挖掘的机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4、不注重课堂小结很多教师讲得过多,小结时因时间紧一笔而带过,不注重数学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简要性。5、初中生两极分化严重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已感困难,缺乏继续学习的兴趣;小学阶段的认知结构不完善,不能为继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计算能力和思维方式;思维方式还处在小学阶段,不能适应初中的思维形式;初中学科的增加,学习压力增大,不能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对各学科的不同学习方法还未掌握。以上种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