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岳阳市中考语文科考生答题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报告(修改、校正稿)范练娥谭海军余立志一、考生答题情况分析(一)积累与运用1.第1小题主要考查汉字的读音与正确书写。该小题得分率为63﹪。失分原因分析:(1)错选A的考生对汉字的声调掌握不牢,把“讪笑”中“shàn”错读成“shān”;形近字“锲”(qiè)和“契”(qì)读音混淆。(2)错选B的考生主要是受地方方言的影响,把“哺育”读成“pǔ”了;“苦心孤诣”中的“yì”未能从偏旁去辨别其读音,错读成“zhǐ”。(3)错选D的考生主要是对声母n和r不能区分,如把“妖娆”中的ráo误读为náo;不能正确拼写韵母,将“盔甲”的kuī读成kuēi。2.第2小题考查字形的识记、辨认。该小题得分率为70﹪失分原因分析:(1)错选A的原因主要是未清楚汉字的偏旁是表意的,如“蓬蒿”的“蒿”是植物,应为草字头,不可写作“篙”;“慷慨大方”中的“慨”是人的心理活动,可见“慨”的偏旁就不是“木字旁”了。(2)错选C主要是对“迫不及待”与“急”、“博识”与“搏”的辨识,考生不能从内容、意义上进行区分,形近字理解混淆。(3)考生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易混的字未加思考就进行主观臆断,不能从偏旁的表意去理解,如“烦躁”与“干燥”;“谈笑风生”与“声”。3.第3小题是填补下列名句或按要求填空,共占分8分。其中直接默写占分6分,从抽样100份的统计来看,平均得分4分,满分的30人,占30﹪,4分以上的65人,占65﹪。总体情况较好。错因分析:(1)意义理解不清,如将“涟”写成“莲”,将“凌”写成“临”等;(2)记忆不牢,如将“雕弓”写成“弯弓”等。其中理解性默写占分2分,从抽样100份的统计来看,平均得分1.2分,满分55人,占55﹪,总体情况尚可。错因分析:(1)意义理解不清,如将“济”写成了“寄”,“沧海”写成了“苍海”;(2)不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字面含义。出现的典型错误案例:“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学生将“长风破浪”误写成“乘风破浪”,其原因在于学生不清楚“长风破浪”是用典;将“济”(渡过)写成了“寄”,也表明学生没有真正弄懂“济”的字面含义。4.第4小题词语的运用,主要考查同义词在表意、语义的轻重的区别。该小题得分率为75﹪。失分原因分析:(1)考生对“固然”和“当然”这组同义词辨析不准确。错选B或C的首先没有理解第一句话所强调的是后半部分内容“苦痛也是美丽的”;其次,选“当然”就没有这种语义上的变化。(2)错选D的考生对“孕育”与“培育”的辨析上,存在不明白词语的内涵及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准确使用。如第二句中,用“孕育”比“培育”更能强调“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对邓稼先的主要影响并突出邓稼先的高尚品质。5.第5小题考查段内的层次和句子的衔接、连贯。该小题得分率为45﹪。失分原因分析:(1)错选D的原因是没有理解第①句是在第③句的基础之上存有层进的关系,所以要把第①句放在②③句之后。(2)错选A或B的原因是均不能根据中心句(本段的第一句)中“如何拥有创造力”这一主题合理把握1句子间的层次。6.第6小题句子语病的辨识。该小题得分率为52﹪。失分原因分析:(1)错选A的原因是没有注意句子中“防止”和“不”这些关键词,如果按照上句的理解那就变成了“为了要在校园里发生安全事故”,这与下文表述矛盾。(2)选项B主要考查了句子前后搭配要一致;选项C考查了词语“发现、解决”间的逻辑顺序;选项D考查了关联词“不仅……还……”的合理配套使用。7.第7小题是名著阅读,占分2分。从抽样100份的统计来看,平均得分1.3分,得满分的60人,占60﹪,得0分的33人,占33﹪。这说明教材规定内的名著阅读大都掌握得比较好。8.第8小题是综合性学习。本部分共命制了3个小题,共占分8分。平均分为4.65分,得分率58.11%,其中满分卷为1577份,零分卷为2000份。(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优秀案例:【范例一】日本地震,东京地铁的灾民们妥当有序地应对。【范例二】日本发生强烈地震的同时,灾民们都在安静有序地寻找回家的路。错因分析:①概括不全,不能抓住主要信息。如有考生回答:“日本地震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