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探索和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的计算,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大胆尝试、仔细观察、验证思考的探究过程中自觉地发现和概括出数学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欣赏到数学运算简洁美,体验“乘法分配律”的价值所在。2、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教学重点:认识乘法分配律,并会应用分配律使计算简便。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比较熟练的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简便。一、复习1、分拆13×6=7×15=12×9-6×9=13个57等于()个57加()个5715个9减()个9等于10个957×9+57=二、新授:出示课题:乘法分配律1、例题:希望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原来长65米,宽32米,扩建后长不变,宽增加15米,扩建后操场总面积有多大?(1)全班读题(2)师:这道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一张桌子两个同学交流:a.先算:原来的面积b.先算:扩建后操场的宽65×32=2080(平方米)32+15=47(米)再算:增加的面积最后算:扩建后的总面积65×15=975(平方米)65×47=3055(平方米)最后算:扩建后的总面积2080+975=3055(平方米)(3)写出综合算式:65×32+65×15=65×(32+15)2、练习:实验小学新添了72套课桌椅,桌子每张68元,椅子每把32元,买这些课桌椅一共需要多少钱?a.(68+32)×72b.68×72+32×72=100×72=4896+2304=7200(元)=7200(元)(68+32)×72=68×72+32×72C.画树状算图3、出示:乘法分配律的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所得的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1)读一遍,解释一遍(2)根据字母式子和树状算图背一遍三、巩固练习1、运用乘法分配律完成填空(93+28)×11=93×___+28×_______×(85+13)=29×___+29×___△×★+○×★=(___+____)×____(2+3+4+5+6)×9=2、简便运算(画树状算图):38×9+72×9125×(8+3)37×99+3778×78+78+78×213、辨析:125×(8+3)125×(8×3)4、简便运算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