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本规定3.0.1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分为例行保养、初级保养和高级保养三个级别。3.0.2进入建筑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或按期进行维护保养。3.0.3设备产权单位应建立设备保养档案,并做好各级保养记录的收集存档。3.0.4设备保养宜由产权单位进行。产权单位也可委托有保养能力的单位进行维保工作,并以合同形式约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3.0.5设备维护保养单位应制定与设备维护保养相关的质量保证、安全管理和岗位责任制度。3.0.6设备使用单位应确保保养单位有充裕时间进行现场维护保养作业,初级保养时间宜不少于2h,设备在保养完成前不得使用。3.0.7设备维护保养单位应配备起重设备、焊接设备、机加工设备、表面处理设备及测量器具等保养必备设备。3.0.8初级保养时应参考例行保养记录,高级保养时应参考初级保养和例行保养记录。3.0.9保养作业时,更换的重要元器件及各限位装置的规格型号应与原件相一致。3.0.10保养作业时,更换的零部件必须有合格证书或质量保证书。3.0.11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在遵守本规程的同时,还应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3.0.12各级保养应明确保养负责人。3.0.13参与维护保养的专业维保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3.0.14电气系统的维护保养应由专业电工完成。4塔式起重机4.1一般规定4.1.1塔式起重机各级别的保养应按照以下规定进行:1例行保养作业应在每班班前、班中、班后进行,作业主要内容为检查、调整、紧固、润滑、清洁、防腐等,作业人员应是当班司机,当班司机发现设备存在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应停止作业并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维修。2初级保养应在施工现场进行,保养周期为闲置、连续工作1个月或累计工作300h,作业主要内容为检查、调整、紧固、润滑、清洁、防腐,作业人员以专业维保人员为主,司机协助。3高级保养宜在保养场内进行,保养周期为一个建筑工程周期,作业主要内容为拆检、调整、润滑、清洁、防腐、更换,作业人员应不少于3名专业维保人员。承担高级保养的单位应有设备堆放场地、维保车间及必要的维保工具。4.1.2多班作业时,应执行交接班制度。当班司机应将设备保养和运转情况向接班司机交底,并办理交接手续。4.1.3新安装后的塔式起重机在连续工作的前两周内,每周必须至少按规定扭矩逐个对地脚螺栓、标准节螺栓及回转齿圈螺栓进行紧固一次。4.1.4塔式起重机停用1个月以上或封存,应认真做好停用或封存前的保养工作,并应采取预防风沙、雨淋、水泡、锈蚀等措施。4.2例行保养4.2.1应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连接进行检查。基础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础应无沉降,无积水。2地脚螺栓应无松动、弯曲和断裂现象。3接地装置应连接紧固。4.2.2应对钢结构及连接进行检查。钢结构件及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标准节、起重臂、平衡臂、塔帽、附墙装置等结构件应无明显变形、扭曲、脱焊、裂纹等现象。2走道、休息平台、护栏应稳固可靠。3销轴连接应齐全,轴向止动可靠。4连接螺栓齐全、紧固可靠。4.2.3应对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进行检查。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应运转正常,无异响,温升正常,减速机无漏油、渗油现象。2变幅小车应活动自如,无偏斜、卡死、滑脱等现象。3各机械联轴器、销轴、机座及电动机固定螺栓应齐全、紧固。4制动器应灵敏可靠。4.2.4应对回转机构进行检查。回转机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回转齿轮与齿圈应无异响。2回转减速机应运转正常,无异响,无渗漏油现象。4.2.5应对行走机构进行检查。行走机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枕木或路基箱之间应填满碎石,以保证塔机在轨道上行走时,枕木或路基箱不会移动。2路基应无积水,排水沟应畅通。3钢轨与枕木或路基箱连接的道钉(螺栓)应无松动缺失。4钢轨接头之间的连接板应牢固,螺栓紧固,轨距拉杆牢固。5钢轨接头间隙不应大于4mm,接点处两轨顶高度差不应大于2mm。6轨道端部止挡装置应牢固,行程限位开关碰铁与止挡装置距离大于1m。4.2.6应对电气系统进行检查。电气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连接线端子应连接牢固可靠。2导线及电缆应无破损漏电现象。3配电箱门应关闭完好。4配电箱应无漏水现象。5漏电保护器工作正常、灵敏可靠。6各操作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