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人才心得体会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评论)对于无锡这样一个物质资源没有特殊优势的城市来讲,我们今天所能依赖的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就是人才资源;所能建立的最主要的竞争优势,就是人才优势。我们应该看到,无锡现在转型最大的制约在人才;我们更应该看到,无锡未来发展最大的潜力也在人才。只有把“人才强市”战略作为无锡发展的根本之策、战略之举,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才能使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大好局面。尊重人才是用好人才的基础。近日,包括本报在内的多家新闻媒体在联合采访物联网产业领军人物刘海涛时,采撷到这样一朵“花絮”:在一次重要工作中,政府有关部门和刘海涛的想法不一致,而刘海涛坚持己见,最后,还是有关部门作了“让步”。政府对人才的尊重和包容,无疑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法宝。尊重人才不是一句空话,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思想环境和舆论氛围,让无锡始终成为实现人才价值的一方热土。尊重人才,首先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无论是在思想意识中,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要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当好“伯乐”,为广大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尊重人才,还要给人才提供宽容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要鼓励创新、爱护创新,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从而营造出一种鼓励创新、容忍失误的工作环境。杨振宁曾经这样评价美国“氢弹之父”泰勒:“泰勒几乎每天都有十个新想法,其中有九个半是错误的,但他并不在乎,而是以非凡的勇气对那半个正确的想法进行大胆的创新。正是凭着每天半个正确想法的创新积累,泰勒博士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无疑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用好人才是尊重人才的关键。真正的尊重人才是做到知人第1页共7页善用,用好人才,不仅是每个领导干部需要掌握的重要领导艺术,是一个单位、一级领导班子应该履行的重要职责,更是检验尊重人才与否的关键因素。有些地方有些单位,不惜重金引来人才,却只指望人才听我指挥、随心利用,“策之不以其道”,最终限制了人才发挥才能,也限制了地方自身的发展。用好人才,一是要“人尽其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既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又不断引来“活水”,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二是要“才尽其用”,十指有长短,术业有专攻,人的才能也是一样,不可能面面俱强,尊重和爱惜人才的最好办法,就是用其所长、补其所短,为人才找到发挥才干的最佳舞台,使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地施展才干;三是要“用当其时”。人才也有“保质期”,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人才最具创造力的黄金期一旦错过,将是我们事业的巨大损失。激活创新创业人才的“创新活跃期”,让人才在创新舞台上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是各级领导干部正确用人的职守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无锡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东方硅谷”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在深刻理解建设“人才强市”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始终做到真心尊重人才,放手用好人才,不断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从而为无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胡锦涛总书记在5月26日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讲话中谈到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时指出“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笔者认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与人才流失不无关系。据报道:“中国成人才流失最大国,超百万人才流失海外”(广州日报2009年7月工21日)。同样,在国内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各种人才流失的现象也十分严重。要想留住人才,切莫“闲置”人才。人才闲置是导致人才流失的致命硬伤。对待人才不听其言、不从其计、不用其事,就是人才闲置。历史上项羽闲置人才,韩信投刘邦,刘邦闲置人才,韩信再次逃跑;袁绍闲置人才,手下许攸、高览、张郃投奔到当时尚处于劣势的曹操麾下,曹操对竞争对手的人才前来投奔能够不计前嫌、大胆使用,帐下便出现人才济济的局面。现在一些单位引进人才时要求高学历、第2页共7页有经验、有业绩,但引进后,在使用上视同普通人,论资排辈、按部就班,既不能给人才应有的待遇,也不提供人才施展拳脚的空间,最终导致人才流失。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