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智能发展”提高复习实效的策略丁明芳【摘要】在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每个学生学习习惯是不同的,不可能强求学生复习方法一致,这时就要让学生能大胆地、自信地选择自己易于接受的复习方法。我们的语文毕业复习,必须以提高复习教学效率为宗旨、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为目标、以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复习方法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以发展学生智能为根本,就必须要摒弃“题海战术”,必须尊重认知规律,不断改进复习方法,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多元智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智能)在语文复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关键词】复习方法指导智能发展小学毕业考试,越来越受到关注。说实在话,如其说考学生,还不如考老师。学生要成绩,家长要成绩,学校要成绩,教师不得不“抓破脑皮”。为了取得优异成绩,在毕业复习时“挖空心思猜内容”、“参考往年试卷估题目”、“舟车劳顿想方设法找真题”、“冥思苦想废寝忘食出试卷”等等,这样做的老师,大有人在。结果学生成了受害者: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堆里,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学生成了试卷的奴隶,不停地完成“使命”。老师成了指挥“奴隶”的奴隶主:上课“满堂灌”“满堂练”“堂堂考”,课外大搞“题海战”亦是家常便饭、比比皆是。苏霍姆林斯基说:“正常的脑力劳动无法进行,学生的力量被使用得过了头。”这样的复习,结果可想而知。不是造就高分低能者,就是导致学生智能发展受到阻碍。殊不知,我们的毕业复习目的是强化和巩固已经获得的信息,以利于长期储存和随时提取。怎样使毕业复习效果最佳呢?学生在想,老师更是天天在想。复习不仅是再认和重现的过程,也是综合训练的过程。因此对过去的复习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复习不是新授,要注意方法,讲究实效,防止“炒剩饭”“一锅粥”。我们必须纵观教材,分析学情,明确目的,针对实际,精心设,制订计划,有序进行。对每一课时的教学方案,必须精益求精,慎重选择。既要使学生掌握学过的知识,又要有新的发现和体会,所谓“温故知新”,就是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大胆放过细节,倾心抓住重点;尽量避免重复,不断变换角度;进行系统整理,指导归类比较;抓好听说读写,尝试综合训练;倡导自学为主,不断减轻负担。一、大胆放过细节,倾心抓住重点不论哪个年级,不论哪册教材,总有个重点。每组教材总有重点篇章;每篇课文总有重点段落;每个段落总有重点词句。有的重点可能也就是难点,我们必须明确重点训练项目,集中精力和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复习,使其融会贯通,阅读和写作的难点突破了,主要矛盾解决了,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不在一个个拿到课堂上来“过关”了。由于个体的差异,班中几十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遗忘是不尽相同的。教师选择复习题时既要考虑到学生认知结构存在的普遍现象,又1要考虑到个别现象。因此,选择复习题一要精,要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一些既能巩固知识又有启发性、讲究思维价值的习题。所以,在课堂上只解决那些学生真正不懂、不会的问题,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面面俱到,必然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把他们的脑子搅乱,分不清主次。这样,不但对必须掌握的知识,反而不能掌握,而且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二、尽量避免重复,不断变换角度复习还必须要依纲据本,但又不能囿于课本。复习绝不意味着把学生学过的知识简单地重复一遍,而是要不断变换角度,采用多种形式使旧材料得以“新面孔”重现。比如寓言、童话故事,可以指导学生把它改编成短剧进行表演;古诗词,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朗诵表演。再如复习分段方法时,可让学生根据学习过的几种构段方式,用具体课文进行验证,总结出构段的一般规律;把学过的课文进行归类排队,然后指导学生按照指定的构段方法进行说写训练和知识迁移。这样学生就从新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无疑都是有好处的。避免重复,还要做到“温故知新”,这应是我们带领学生复习的追求。毕业班的语文复习,我们都要用将近一个月时间复习,如果这段时间仅是反复训练学过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