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王熙凤形象摘要: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一个既复杂又矛盾的女性形象,作为一个出身豪门,拥有美丽的外表,又聪明绝顶,心机极深的天才艺术表演家,她是贾府的当家媳妇儿,也是有名的烈货,脂粉堆里的英雄。在王熙凤看来,唯有“钱”可保自己一生无忧,这也是她看透了世情后的无可奈何。是一个既让人痛恨又让人同情的人物,痛恨她性格中的歹毒,心狠手辣;同情她的悲惨结局。关键词:《红楼梦》王熙凤性格悲剧一、王熙凤的家庭背景及生长环境(一)王熙凤的家庭背景王熙凤也出身于四大家族之一。其祖父为外务官,其叔父王子腾先为京营节度使,后官至内阁大学士。论财富,王家可能还能胜过贾家。七十二回,王熙凤奚落贾琏时就说:“把我王家地缝子扫一扫,就够你们一辈子过得了。……把太太和我的嫁妆细看,比一比,我们哪一样是配不上你们的?”可见家族的权势地位及财产成为她的硬靠山,助长了她的骄横。王熙凤很特殊,她的性别角色曾经有过一段易换的经历,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家庭没有把女德妇道作为她人生的必修课灌输给她,这样一来,在王熙凤的意识中,封建的伦理规范“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观念相对减弱,个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特殊的家庭出身使王熙凤对传统的价值观念表现出失落与不恭的同时又增添了裂变的新内容。第十六回,王熙凤和李嬷嬷闲聊时曾透露出她的家庭背景“那时我爷爷专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出身于这样一个洋务家庭,在当时,应该说是很特殊的。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她对外部世界的感受较一般女性为多。耳濡目染,使她的观念意识乃至行为无不打上家庭的烙印。(二)王熙凤的生长环境王熙凤生活在封建社会末期的江南,当时江南的某些城市,工商业特别发达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国封建社会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王熙凤正出生在丝织业非常发达的南京市,当时它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王熙凤的家庭又与商业界接触较多,特别是外商。这种家庭2乃是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的雏形,出生在这样家庭里的王熙凤是知道金钱的“功用”的,这也养成了她时时刻刻以金钱的眼光看待一切的习惯。她几乎斗字不识这样就很少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所以她不像王夫人、薛宝钗等人那样虚伪地以封建伦理道德作为封建人际关系的纽带,披着一层“温情脉脉的纱幕”。她只知道不顾一切,拼命抓钱。所以,她既是贾府的管家、支柱,不可缺少,同时又是贾府经济崩溃的蛀虫,加速了贾府的衰亡。二、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分析(一)美丽动人,恍若神妃作者曹雪芹在王熙凤一出场时就让我们先闻其声:“一语未了,只听得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个人打扮与众姊妹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譬,结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顶上级着赤金盘璃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群;一双丹凤三角跟,两弯柳叶儿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笑先闻。这里曹雪芹通过直接描写,把王熙凤塑造成一个雍容华贵的美人,赋予了她迷人的外表,使她在美女如云的贾府显得那样突出。除了直接描写之外,作者还从侧面烘托凤姐的美貌。在“见熙凤贾瑞起淫心”和“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两回中,作者一方面展现了王熙凤的心计和手段,另一方面也写出了王熙凤的光彩照人。贾瑞正是因为被王熙凤的美丽外表所迷惑才会心甘情愿地钻进了王熙凤精心设计的圈套。即使遇到小鬼来拿他,贾瑞的最后一句话依然是“让我拿了镜子再走”。贾瑞抱着风月宝鉴,看着里面的可人儿含恨而终时,依然钟情于王熙凤。王熙凤美丽的容貌和毒辣的手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至于让人们在记住了她的狠毒的同时,也记住了她迷人的相貌,而这个让人死了都要爱的美人究竟有多美,作者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二)能言善辩的语言天才作品中王熙凤那出众的口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一开口就与众不同: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会儿,便送至贾母身边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