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再教育道路选线学习心得这些日次参加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学习,了解到公路工程勘察选线设计等相关知识。我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交通工程涵盖的广泛,体味了前人取得的成就,也领悟了作为一名交通工程师的重大责任。当然,我们不能沉浸于现已取得的辉煌成就,止步不前。我们还应当与时俱进,去挖掘,去发现,去思考,去想象,去创新。在这段期间的学习中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应用都有所提高。尽管人们学习的方法各不一样,但前提是一样的,那就是要学好它,让自己能够学到真正的东西。每个人在学习的时候都会对这门课程有体会,要么在学习方法方面,要么是在收获方面,要么在学习中得到启发。下面就道路选线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一、引言路线线形是公路的骨架,路线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公路路基、桥涵、交叉、沿线设施等构造物的规模和投资,同时,对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经济和车辆的通行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公路路线设计是公路建设之本,公路建成后,公路线形将是长期存在的,对公路沿线今后的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自然景观、环境协调等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时,如何根据地形等条件合理地选用各种线形要素,并巧妙地组合,是公路路线设计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从而设计出既经济又安全舒适的公路。本文根据在工作实践和理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提高。二、路线设计中问题简析(一)、缓和曲线长度不满足综合要求1、路线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缓和曲线是直线与弯道圆曲线之间的过渡曲线,部分公路在路线放样测量中缓和曲线长度只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长度的要求,没有综合考虑路线线型及超高、加宽渐变率的要求。第1页共33页2、缓和曲线长度首先要满足规范要求,又要满足超高、加宽渐变率要求,同时还要满足路线线型的要求等四个方面,有些公路平面设计由于缓和曲线长度偏短,如果要满足超高渐变段的要求,在具体内业设计时超高渐变段往往伸入到直线或圆曲线内,路线线形既不美观又对将来的行车不安全。(二)平面线型单调不均衡线形设计不能很好地利用圆曲线和回旋曲线进行设计,有的高速公路的直线长度达到了近10公里,不能充分利用地物和地形来构造平面线形,直线过长,在较长的直线上,人的视线毫无遮挡地可以看到前方很远的地方,路线纵断面由于受横向通道、天桥的影响上下起伏频繁,造成视觉不佳,波浪型的纵面线形,感觉路线出现多个断落,线形连续性较差。(三)路线超高渐变段位置的优化在以往设计中,路线超高渐变段的位置往往设置在缓和曲线内的某一固定的位置,整条路线基本上没有变化。这样的设计往往会给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多麻烦。如路线超高渐变段的位置放置在桥梁中间,从负坡到正坡的过程中,使得桥面横坡势必反复扭曲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优化路线超高渐变段的位置。在保证行车安全的情况下可将路线超高渐变段的位置移至桥头,在桥头引道部分完成路线由负坡到正坡的渐变过程。桥梁横坡变的单一,便于设计和施工。(四)平纵横结合优化调整线位1、“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广告词同样适用于公路线形的优化上,在初步设计阶段已经对路线的多个方案进行的论证和比选,从中选出了造价比较经济、技术指标比较合理、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路线推荐方案,但这也是相对而言的,相对较好的方案。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还要对初步设计推荐的方案进一步优化调整,平纵横调整相结合,平面消除前面提到的长直线问题,相临弯道平曲线半径不宜悬殊,平曲线半径比一般在1:1.5以内为佳,使平面线形均匀、连续,减少由于线形局部好坏造成车辆行驶速度的不均衡性,据研究表明:当行驶速度差超过20公里/小时后,交通事故最容易发生,设计时就要第2页共33页控制行驶速度差值过大。2、在山区公路纵断面优化调整上,要看是否有局部大的填方和大的挖方的现象,如果有我们就要将填方段的路线线位适当向山上移,同样对挖方段的路线线位适当向山下移,使路线填挖减小。从路线的大的范围看,路线纵断是否存在大段落高和大段落低的现象,对大段落高的路线线位适当向较低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