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时机应选择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根长18厘米的铁丝可以弯成各边分别是几厘米长的长方形?我们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这道题实际上是让学生找出有哪几对数能组成9。先让学生各自思考一会,然后让大家带着问题进入小组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意见,每个人都要倾听别人怎么说,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讨论交流就会很踊跃、主动。进而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交流情况。在小组代表汇报时,教师可以设计插入这么一个问题:“××同学在交流时他是怎么说的?”这样有利于养成学生学会倾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激发人人发言的主体意识。再如:有这样一道题开放性,在2、4、6、7、8、10这六个数中,哪一个数与众不同?请说明理由。马上就有同学得出不同答案,这时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激情高昂,纷纷举手,当学生给出答案可能五花八门时,教师可安排合作学习,让学生把自己的结论依据展示出来,每个同学都从别人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这样,合作时机的恰当把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主动性,活跃了思维,学生不仅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