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肘倒立》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体育课程标准》,本课的设计紧紧围绕“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这个主题,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与平台,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发展全体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二、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肩肘倒立2、年级:六年级三、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肩肘倒立是在教材技巧运动平衡类动作中初次出现的内容。肩肘倒立是技巧运动平衡类动作中最基础、最简单的动作。由于该动作的支撑面较大,中心又相对较低,动作比较容易掌握,但倒立类的动作对身体姿态的要求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抓好身体控制能力的同时,应强调身体的基本姿态,并通过学生的相互观察、合作学习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指导学生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它在本年级共安排四次课,本次课是肩肘倒立的第一次课,主教材肩肘倒立是《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在以前各种滚动、滚翻基础上进行的静力性为主的练习它是进一步发展学生腰腹肌力量、身体协调、平衡能力和对空间的感知觉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延伸。其目的是既要发展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对自己身体的自控能力,又要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相互协作意识、审美能力、积极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陶冶其情操。教学重点:压臂举臀,夹肘内收,两手撑腰。教学难点:展髋挺腹,连贯协调,动作优美。2、学生情况分析肩肘倒立是六年级学生初次学习技巧运动平衡类动作。因此对多数学生的学习增加了一些难度。小学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但在知识的理解、技术的掌握和学习的方法、兴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心理素质处于思维的活跃期,思路比较敏捷,乐于思考,学生的自信心、探究意识较强。身体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呈现出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的特性。教学方式采用集体学习与分组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教师巡视指导;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电子白板演示、学生练习;采用层层递进教学手段,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教师讲解启发,电子白板演示直观具体,学生练习思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思维创造,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会方法。教学方式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由易到难,教师面向集体学生讲解、示范,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学生合作练习,教师因材施教,学生相互评价。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初步了解肩肘倒立动作概念以及完整动作的相关原理,初步掌握肩肘倒立动作方法,70%以上的学生,能够在保护和帮助下(或独立)完成动作。2、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柔韧等素质,提高学生的空间体位感。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及团结协作的意识。五、课时教学计划小学六年级体育公开课教案班级:六年级教学内容肩肘倒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肩肘倒立动作概念以及完整动作的相关原理,初步掌握肩肘倒立动作方法,70%以上的学生,能够在保护和帮助下(或独立)完成动作。技能目标: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柔韧等素质,提高学生的空间体位感。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及团结协作的意识。重点压臂举臀,夹肘内收,两手撑腰难点展髋挺腹,连贯协调,动作优美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次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组织与场地开始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2.报告人数,师检查学生服装,检察学生出勤情况。学生:回答老师问题。组织队形:3分钟生问好3.宣布内容,提要求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1要求:同学们精神饱满。准备部分6分钟一、慢跑路线:绕垫子慢跑二、专项准备活动1.头部运动2.振臂运动3.肩关节绕环4.髋关节绕环5.蹲起运动6、踝、腕等关节绕环7、体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