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元素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学生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2.过程和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素及元素符号(2)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提问】世界上的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2、展示图片(课件展示)3、课件展示碳元素和氧元素的不同原子。[学生观察后总结]不管是那种碳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质子数)都是6,只要是氧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质子数)都是8。(二)教学新课1、元素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学生看书,找出元素的概念并默读。(课件展示)[问题]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课件展示:氢元素、氧元素)会正确判断粒子示意图是否属于同种元素。(课件展示)2、元素的分类:(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学生看书找出判断的依据,然后教师课件展示。[展示]元素与原子的区别:①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100多种。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②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3、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展示: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学生记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氧、硅、铝、铁。展示:生物细胞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练习:1.二氧化碳是由和组成的,共有元素;2.二氧化碳分子是由和构成的,共有种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个原子。3.过氧化氢(H2O2)是由和组成的,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和2个氧。[讲述]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如氢可以用H表示,氧可以用O表示2、元素符号教师强调:(1)元素符号书写时,要规范,注意一大二小的特点。(练习)指出下列元素符号的书写错误氯(cL)、铜(cu)、碳(c)、锌(ZN)、氟(f)、氦(HE)[要求]记忆常见元素符号并介绍一些记忆方法。(2)元素符号意义[问题]元素符号有什么意义?如:H、N、Fe(学生讨论后回答)(三)课堂小结认识元素及元素的特征,明确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并记住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四)布置作业1、熟记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2、课后习题板书设计课题3元素一、元素1、元素的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元素的特征①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②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③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二、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书写2、意义:(以O元素为例)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