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第10课时解决问题﹤二﹥第二单元)五年级学科:数学课题解决问题﹤二﹥课型准备课+展示课使用时间:2013年10月日星期主备人:劳少群学科组员:谭鸿左新闹陈雪慧何素萍张秀娟韦莹冯鹃梅罗琴劳少群学科组长:冯鹃梅三备人:【教学内容】人教版五上P33例12《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1.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值,从而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2.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难点: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预设点拨问题课前预习1.预习问题抄在预习本。2.回家思考、完成一、布置课前预习问题:细看数学书32页内容:看例12。把这道题默读二遍,分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把列式写在下面:第一小题:第二小题:综上例题我知道课第一道题为什么需要准备7个瓶子,因为:我会独立思考第二题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还是不够2.我发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取商的近似值一、相关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去商的近似值:一般情况下都采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是,往往要根据需要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进行取舍,从而求出商的近似值。1.“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二、课前抽查学生的预习作一个数字上加1,这样得到的比准确值大。即省略的位上只要有数字都要进1.2.“去尾法”:是去掉保留部分后面的数字,这样的到的比准确值小。即省略的位上只要有数字都要去掉。二、探讨的重点问题:1.在什么情况下采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值.2.“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方法是怎样的?一、导入新课2分学生倾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二﹥二、明确目标1分全班齐读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板书):1.在什么情况下采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值.2.“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方法是怎样的?三、小组学习与展示20分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全班交流3.独立完成,个别汇报4.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5.集体交流6.独立思考,个人汇报7.独立思考,个人汇报8.独立思考,个人汇报9..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10.集体交流布置任务+板书重点知识+点拨1.出示:课本33页例12(1),题目要我们解决一个什么问题?2.独立列式2.5÷4并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求需要多少个瓶,也就是求什么呢?)预设:就是求2.5里有多少个0.4。3.独立计算,并汇报结果(6.25个、6个、7个)4.讨论:到底需要准备多少个瓶子呢?为什么?点拨:需要准备6.25个瓶子吗?瓶子数可以是小数吗?如果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应是多少上瓶子?根据实际情况,用6个瓶子能将2.5千克的香油全部装进去吗?预设1:需要准备6.25个瓶子是不合理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瓶子的个数都是用整数来表示,不可能出现用小数来表示的情况。预设2:需要准备6个瓶子也是不合理的。6.25个保留整数确实是6个,科6个瓶子只能装0.4×6=2.4千克的香油,与题意不符。预设3:需要准备7个瓶子是合理的。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2.5-2.4=0.1千克,剩下的0.1千克还需要一个瓶子来装所以需要7个瓶子。5.联系实际理解“进一法”:从这一道题中,我们知道,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要采用“进一法”来求近似数,也就是无论这题中的十分位上的数是多少,一律往整数部分进一。6.出示:课本33页例12(2),题目要我们解决一个什么问题?7.独立列式25÷17并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8.反馈:.25÷17=16.666…个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16.666…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