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语文教学平利县八仙中学王崧当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不感兴趣,厌学情绪严重,因而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针对如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这一方面,我结合学校组织的学洋思教学改革活动,做出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一从“学”入手,让学生动起来。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就带着两个耳朵听。尽管有些教师讲得非常生动,但学习效果却不好。洋思模式启迪我们转变观念: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学为主。课堂中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我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灵活,主要是先学后教,也有时候先教后学。无论哪种形式,我注意精讲,多留时间让学生学。过去我喜欢重复重点内容,一个问题反复讲,事实上非但不能促进学生进步,反而使学生厌烦,又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近一年以来,我在处理重点内容时,注重安排学生的“学”,让学生动脑动手,亲自实践,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动起来了,避免了被动听课的无奈,提高了学习兴趣。学有内容。一节课要学多少内容,当前这一步要学习什么内容,都是要认真考虑的。安排具体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习,使之有施展才能的舞台。学有目标。整体学习目标是什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目标又是什么,要考虑细致。一句老话,“跳起来摘桃子”。目标的确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有方法。根据语文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背诵法,阅读理解法,情景教学法等。根据本节课具体内容确定适当的方法。学有检查。检查学生学习效果,要以目标为准,达到目标就是进步,不能一刀切。一个内容学完立即检查学习效果。检查学习效果要充分利用学生结对帮扶组织,让“小老师”检查“小徒弟”,基础最差的学生我亲自检查,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二以“教”导学,组织引导激趣。洋思模式的实践告诉我,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必须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学习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或者主要途径。学生的知识主要应该从教材中来。教师主要是承担课堂组织、引导工作,学生学不懂的,教师应当教,学习方法教师应当教,教师还应当适当参与学生学习。更重要的,学生不愿意学习,不认真学习,教师就要想办法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之愿意学,学得进去。这是一个教师的责任。“教”从三维目标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哪些应当教,哪些应当让学生自学,哪些既要教又要练,要分开层次。一般来说,书上能看懂学懂的不教,通过自学能学会的不教,“小老师”能学会的让他来教,多数同学学不会的一定要教,需要深化的一定要教,学习方法一定要教。“教”要把激发学习兴趣作为重要内容。首先,从教学资源中发掘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内容,根据课堂容量和教学环节,将这些内容适时适量进行安排,内容的取舍由三维目标确定。第二,教学方法要灵活。以前在课堂上除了讲就是练,缺乏沟通交流探讨。我意识到要引导学生发表意见,提出不同见解,互相交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练习时间应当保证,但适时的活动是必要的。第三,教师的语言要有特点,要有意识锻炼提高说话的水平。风趣幽默,声情并茂,富含哲理,干净利落,每一个特点都能吸引学生。我在不同的课堂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第四,坚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原则。发现学生的每一个进步,根据进步的大小给予适当的表扬,要不吝言辞。有时候也用适当的物质奖励。对学生的肯定要及时,要持之以恒。批评也是必须要用的,但总的来说,多表扬,少批评,坚持这个原则,就能起到积极作用。三以“辅”促学,促进全体进步。课堂教学中教师少讲,学生多学。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最大一件事就是课堂辅导。课堂辅导一方面促进学生学习,另一方面监督贪玩的学生,使他们能投入到学习中来。课堂辅导的第一对象是学困生。说实话,我一向是不喜欢学困生的,因此不愿意和他们打交道。但是教学实际要求教师转变思想观念,要体谅他们,帮助他们。学困生不学习的原因无非是学不进或者是学不懂。我对对这一部分学生多加辅导,使他们学到知识,促进他们进步。成功是最好的动力,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