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陶校长的演讲》是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应该说对于人的终身成长是非常有价值的,可以这么说,这篇演讲稿是我国现代终身教育的典范文章。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教学时,在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按照课文以“问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做”的方法理清课文结构层次后,重点体会“为什么要问”,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操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学情分析:本次教学,全文语言浅显易懂,再加上文章叙述的故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贴近。而且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起来并不太难。因此,我认为在讲解时,应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操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让学生尝试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按照教给的方法去学以致用、自主学习;最终达到学有所得,心有所悟,学以致用,有力创造,最大限度去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理解课文,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理解生词;初步了解演讲稿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课文,掌握“问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做”的学习课文方法;了解语句之间的相互联系,会使用一些关联词语;进行读写结合的思维拓展训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课文;明白“每天四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并进行复述。教学难点:体会句子间的联系,学会使用关联词语,了解演讲的特点。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师导:同学们,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个渴望进步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请同学们读一读这篇课文的题目。出示看到题目你们首先产生哪些疑问?教师介绍作者陶行知出示多媒体: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创办了驰名中外的南京晓庄师范,并亲自担任校长。在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自勉勉人。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他学识丰富,人格高尚,堪称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是人民教师的楷模。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2、同学们这是一篇演讲稿,根据预习情况想想什么是演讲?演讲又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举手回答)教师出示课件讲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结合演讲的特点,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读的过程中请注意:(1)注意读书姿势;(2)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3)把生字生词圈出来多读几遍;(4)划出“四问”标题。出示课件2、读完课文后,想想:(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3)概括段意。出示问题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分别讲解问题,并出示答案:{主要讲的是“每天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谈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划分段落:第一大段是(1)开门见山提出了(“每天四问”),第二大段是(2—5)分别要求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原因)。第三大段是(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争取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全体朗读三、学习生字词出示课件“否则锻炼堡垒道德需要激励鞭策”“源泉彼岸造福长足坚韧不拔专心致志生命之本”指名学生读生字词,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哪些字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教师相机讲解纠正并讲解生词意思:堡垒:原指坚固的建筑物,文中指非常健康的身体;源泉:比喻知识、力量、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坚忍不拔:信念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