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时间:2014年10月11号设计者:张有江单位:塔尔气中学授课年级:九年级章节名称4.3质量守恒定律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发现、认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能从分子、原子角度揭示化学反应实质,认识质量守恒的原因;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化学反应中的现象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探究实验,体会、掌握:提出问题→科学猜想→证据收集→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初步培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感受化学变化美、化学规律美,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内容分析在质量守恒定律内容中,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出,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作出假设、实验研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学情分析教学重点认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质量守恒的原因教学难点实验设计能力的提高及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方法过学生分组实验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并对实验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然后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课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入]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呢?存在着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应用)二次备课一.质量守恒定律现在我们根据下列几个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填入表中。(探究活动)演示实验4—7、4—8、4—9(要求)针对所选实验方案,观察和探究以下问题,并结合实验条件思考和作出分析:(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设计思路填写实验结果与上表实验方案实验4—7实验4—8实验4—9实验现象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分析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反应原理:实验4—7、4—8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实验4—9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钠+氢氧化铜板书: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启发: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是否改变?反应前后质量总和是否改变?出示三个不变,得出守恒的原因。问:由这三个不变,你还能推出哪些不变呢?总结:微观上: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宏观上:物质的质量、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不变【过渡】学习了理论后,小明同学说他也发现了伟大的质量守恒定律,我们看看怎么一回事:小明在实验室用“加热10克水后得到10克水蒸气”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你对他的探究结果有何评价?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及其它变化;(2)实验中观察到的质量变化情况。(3)注意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同学们填写实验现象等内容思考总结思考总结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让学生多动脑思考板书4.3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设计成立原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推出:元素的种类不变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反应物减少的总重量等于生成物增加的总重量作业课后练习教学反思“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增加了两个实验,不同组的学生完成不同的实验题目,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由于学生们的参与,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了探究的乐趣,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了定量研究的重要性,形成和发展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这节课还采用电脑动画模拟出在化学变化中,原来的分子被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这一过程,使得学生看到整个过程中原子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原子种类也没有改变,十分直观地引出质量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