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组织讨论,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3、引导讲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学习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入揭题:同学们、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父亲是怎样赞美花生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明确学习目标: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一)深入课文,体会道理:1.出示学习要求(一):分角色朗读4至14自然段、思考填空:a、父亲的话提到了桃子、苹果、石榴、花生四种事物,父亲认为桃子、苹果、石榴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虽然花生不好看可是很有用。b、从父亲的话中、让我们体会到了要做不图名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不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情况:(1)小组合作、互教。(2)指名交流填空。(3)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如:清洁工、老师、医生……(二)、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写法:1、出示学习要求(二):课文借花生写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如何理解这个道理的?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情况:⑴小组合作交流、互教。(2)指名交流填空、教师点拨。四.当堂训练1、小练笔。在我们周围也有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如:扫帚、春蚕、橡皮、铅笔等。让我们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选择一种写一段话吗?试试看。2、试背10、12、13自然段。五.学习反思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是用什么方法学到的?六.板书设计15.落花生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人要做......不要做......)七、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