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尊重才有教育》笔记第六章千方百计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人认识自己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悦纳自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控制自己是心理健康的特别规则。培养儿童积极的自我概念,实际上就是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人。因为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好人,他就会像好人一样生活;当他认为他是个傻瓜、笨人,他就会像一个傻人笨人一样生活;当他认为自己是个坏蛋,他就会像一个坏蛋一样生活。心理健康是一个很薄弱的教育方面。21世纪是精神病的多发时代。从幼儿园到中学,差不多每个班都有五个以上的学生被认为是坏蛋,是坏学生,是害虫。久而久之,他们在心里就会形成这样的自我定位:我是坏孩子,我爱打人,骂人,我不写作业,我经常捣乱、破坏纪律。所以说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水平,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进而决定他将走向成功或失败。永远相信每个孩子都渴望成为好孩子,都希望成为别人赞赏的对象。而我们的天职就是为他们创造适宜的条件,给以正确的引导。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从点滴中帮孩子找到自己的优点,给以鼓励,使其得以发展。发现孩子“变好”的痕迹。孩子犯错误时常常教育的最佳时期。但此时重要的不是惩罚他的错误,而是让他学到错在哪了?怎样弥补错误?怎样不再犯错?人是靠优点活着的,也就是靠自信活着的。可悲的是许多家长教师有意无意地指出孩子的弱点,而不去表扬长处。久而久之,让学生陷入自卑的沼泽地里,不知道如何走出。对于孩子的自卑心理,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孩子知道世界上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长相有俊有丑,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要知道他们都被赋予了发展的希望。而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应使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特点,让每个人都各得其所,这才是一个稳定的社会。她并没有退学,只不过是退出了校园。---终身学习“我为什么要长得跟别人一样呢?”“世界上的美为什么非要一个样子呢?”一个人要做成大事,需要有稳定的情绪和成熟的心态。当矛盾发生时,如果一时难以解决,那当天谁也不准再谈论这件事,第二天再说。任何人一觉醒来,头脑就会冷静多了,自有适当的办法解决矛盾。盲人无计,怒人无智。第七章孩子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还要严重。"就这么一根独苗苗,能不娇惯吗?"“这孩子独惯了,就知道他自己,从来不想别人。”历尽沧桑的父母明白,独是一种毒啊,不合群的孩子将来是会遇到麻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终身学习通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而实现。(注意,不是会考试或在学校考个好成绩哦!!!)目前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怎么样呢?我在主持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独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这是当今独生子女的主要人格缺陷之一。孩子的攻击性从何而来?原因之一是本身受过伤害,他们对别人社会充满了仇恨。另外,挨打的孩子也容易攻击别人,被父母或老师侮辱都可能促成孩子的攻击性(独、孤、唯我、气量小)在一些父母固有的思维当中,一直认为帮助别人自己就要有所牺牲;别人得到了自己就一定会失去。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强大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别人得到的并非是你自己失去的。《盲人挑灯的故事》(“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作为父母,作为教育者,可以批评孩子,但不能伤孩子的自尊心,不能侮辱孩子的人格,否则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告诉孩子“手指”的故事: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所长也有所短,但联合起来可以创造奇迹。这如同五根手指有长有短,合在一起就是一只灵巧的手,一个有力的拳头。如果每个人的手只有一根中指,即使它长得再长,他所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五根手指合起来,我们会变得更有力量。(合作,和平共处)借个孩子去旅行儿童长大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群体性,而是实践性。也就是说,孩子是在群体中长大的,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在欧洲考察时发现,欧洲的一些独生子女父母,如果出门旅行,习惯借个孩子一起去旅行,使孩子有个伴。他们明白,再好的父母也代替不了同龄伙伴的魅力。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