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闻一多先生。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4、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悟文意,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作者对闻一多的赞美敬重之情。(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汹涌彭湃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教学重点: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学习本文的过渡句的用法。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邹韬奋曾经这样评价鲁迅:“许多人是不战而屈,而先生是战而不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战而不屈”的人猜猜他是谁?“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同时出示闻一多图片(二)走近闻一多1.学生自主介绍闻一多,教师补充总结。多媒体显示: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诗集《红烛》、《死水》。组诗《七子之歌》。为抗战蓄髯八年,1946年在昆明遇刺身亡。2.教师补充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挽一多先生》:“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冰心:“闻一多的死是一首诗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二)理解闻一多1、整体感知:①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词读音、掌握字词解释并圈画重点句子。2、师生互动:(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文章从哪两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文章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选取了几件典型的事迹来写?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2)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怎样过渡的?有何作用?教师点拨: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句分别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又注重彼此的关联,因而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3)课文中处处流露了闻先生的人格魅力,总结出闻先生的伟大之处。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治学认真严谨、孜孜不倦、成就卓越的学者;言行一致、爱憎分明、视死如归的民主战士。3、合作探究: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内涵,体会激情。(1)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教师点拨: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教师点拨:用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三)纪念闻一多(让学生任选一种方式来展示学习心得)①引用名言或用自己的话评价闻一多。②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生活中的说和做③为自己写一句有关说和做的座右铭五、小结诗人藏克家说过这样的话“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闻一多先生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的英魂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不断激励我们前进。让我们齐唱一首英雄的赞歌《七子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