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陶老师讲“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反思小学部李淑娟今天听了陶老师讲的《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听完这一内容后,我个人感觉是较好的,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计算”常常与“枯燥”二字相连,但本课陶老师始终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计算。新课环节以“小猴子吃桃”引入,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同时又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2、多种计算方法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教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即例5),陶老师让学生通过估算、口算、笔算等不同的计算方法去体验数学中国算法多样化的思想,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意识,同时,还注意将学生的估算结果与准确结果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可利用估算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练习组织较好,既有针对性,又有层次和坡度。从练习的形式来看,安排有口算题、笔算题、抢答题,学生自主出题和算题及比较练习题等,既有动口的、动脑的,又有动手的,既有单个回答的又有全体练习的,既有基本练习的,又有拓展练习的。4、注重挖掘教学素材中的潜在知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现能力。在教学中,陶老师能做到随机应变,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潜在知识,从而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能力。例如:在练习口算中,陶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口算试题,比较“0和一个数相乘的结果”与“0和一个数相加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从而让学生得出“0和一个数相加仍得原数。”的结论。在这节课中,也存在一些不到之处:比如鼓励性语言单一,对学困生关注的少,有些地方处理的有点急,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等。但总体感觉这是一节成功的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