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侧向推铅球教学教学设计白银市第九中学李志寅一、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的基本技能外,还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既掌握知识技能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创新教学提供活跃、欢乐的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原地投铅球的方法。2、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地侧向推铅球的动作技术和基本原理学会投铅球的动作要领和方法,发展同学们的上肢、腰腹以及下肢的肉、韧带、关节的力量,特别是肌肉的爆发力、能很好地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柔韧性,增强身体支撑器官的功能,并能加强全身各部位协调用力。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练习,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及在活动中主动参与,树立自己的信心。同时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养成“自立、自控、自律”的行为习惯。培养吃苦耐劳意志品质的精神,激发兴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三、教学思考铅球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与经常用到的一种人体活动,又是现代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之一。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运动技巧起到很好的作用。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有三点: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2、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术,发展基本技能;3、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课的教学一般是双教材,它既能授予学生新知识,又能教会学生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培养他们的体育乐趣,有时通过分组轮换的教学方式还能较好地锻炼体育骨干、小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使之成为老师的好帮手,也是沟通老师与同学的桥梁之一,同时,还可培养学生自觉练习的守纪品质。四、设计思路中学生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容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本次课是高中投掷单元的一次课,投掷课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因此根据课的目标和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从学校场地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安全因素,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选择了一些具有健身性、趣味性、实效性的练习方法,对传统投掷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改造。所以,这节课我通过游戏和(实心球或铅球)投掷练习相结合运动形式,使上课内容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力量性、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终身体育的意识,确保“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五、学情分析1、学生情况:本次白银市体育与健康优质课教学比赛学区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身体素质差别较大,尤其是力量素质偏差,体育基础与能力起点较低;心理处于少年向成年转型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稳定性差,大部分同学对传统投掷练习不感兴趣。2、安全因素:由于人均活动面积少,如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则可能会带来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六、教学方法通过将理论知识与游戏和运动技能的有机结合,运用导学、导思、导练、导评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体育学习,让学生通过一看二想三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了解动作技术的结构原理,弄清动作技术的实质和规律的目的和使学生知识学习、身体锻炼寓于教学、练习之中本课学习内容是掌握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动作,课的关键是在练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控制出手角度、出手速度、出手点的技能,初步掌握原地侧向推铅球的基本技术。投掷的技术不是一堂课能够掌握的和完成的,运动与游戏密不可分,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主题探究模式突破高中投掷课教学1本课围绕“投掷”主题,打破传统的“投掷”即投铅球、实心球的思路,通过多种切合实际的练习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