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诗吟诵教学法及其作用VIP免费

古诗吟诵教学法及其作用_第1页
1/2
古诗吟诵教学法及其作用_第2页
2/2
古诗吟诵教学法及其作用吟诵是传统诗词文赋的诵读方式,不仅如此,它还是创作方式、教育方式、修身方式、养生方式,是汉文化的意义承载方式和传承方式,它是中国式读书法。吟诵是吟和诵的组合词,语境不同而含义不同。“吟”有两个意思:一是声调抑扬地念,一是指作诗、写诗及推敲字句,均为引申义;“诵”是指背诵和朗读,为本义。因此,“吟诵”不单指声调抑扬顿挫地诵读,它是一种欣赏方法,通过吟诵的方式来欣赏感悟中华传统诗文的声韵涵义;它还是一种学习方法,借助吟诵来探究古诗文是如何遣词造句,从而简洁生动地表现除了圣人先贤们的精神真谛、感性心得;它更是一种创作方法,吟诵是对古诗文的一种再创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可以是用声音来再现,也可以是用文字来表现。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吟诵的传承与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外的活动和学生兴趣的培养中,将古诗教学与传统吟诵相结合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吟诵的方法,感受吟诵的魅力,所以,课堂应是进行吟诵传承的主要阵地。为此,我进行了一些尝试,针对小学古诗教学的特点,结合古诗词吟诵法,将古诗教学活动基本划分为四个活动板块,也称之为“古诗四读法”。古诗吟诵教学的具体操作:(1)诵读——读出节奏此环节让学生以诵读的方式读出诗的节奏,能够做到依字行腔、平长仄短,标出需要文读的字和入声字,通过反复诵读,读出长短、轻重、快慢,感受诗歌节奏的美感。教师可以用符号对古诗的平仄进行标注,以便学生掌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拿到一首新诗,自己也可迅速标注出平仄,进行诵读练习。例如用横线标出平声字,竖线标出仄声字,点加在入声字下面等等。(2)探读——读出理解此环节让学生根据诵读时声音的长短、大小、轻重谈出对诗句中文字的理解,重点可以关注拖长音的字、入声字和韵字。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关注平仄:既然我们要求学生按照平长仄短来读,入声字又强调读得促、短,我想就有必要引导学生探究这么读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声音来探究文字所传递的意思,感受所隐含的情感。②关注韵字:正如徐教授曾经举过例子《登鹳雀楼》,我们一直认为这首诗是积极向上的,奋发图强的,表达了盛唐气象。但关注到这首诗的韵字,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首诗用的是“ou”韵,这个韵通常用来表现愁闷的情绪。如:愁、忧、流、秋、休等,基本没有一个是积极向上的词。所以,关注韵字也能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古诗所传递的情感。③关注开闭口音例如:古诗《咏柳》古诗解析:这首诗的美感,不易被我们捕捉,这首诗的美不在于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也不在于用上了形象的比喻手法。正如孙绍振教授的观点,贺知章是以一个男性的视角来观察柳树,眼前的柳树如同一个婀娜的少女,柳树的柔嫩与娇媚才是这首诗的最大亮点,这是从文字解析的角度来理解的,比如“碧玉”一词让人联想到小家碧玉,“妆”字让人联想到少女梳妆的迷人,“丝绦”是丝织品,“裁剪”在古代属于女红。所以贺知章笔下用了大量的和少女有关的词语,可见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贺知章写出了柳树的娇柔、细嫩,如一个美丽动人的少女一般迷人,但这样通过文字来理解整首诗的特点,来感受诗歌的美,却是我们这样的普通老师不容易做到的,也更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感悟了。但是,如果我们采用吟诵的方式则不难感受到整首诗的基调和特点。通过反复诵读,特别是在我标出了开口音和闭口音之后,我豁然开朗,整首诗28个字,19个字都是闭口音,9个字是开口音,特别是我们公认的千古名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两句中只有“裁”“剪”“刀”三个字是开口音,其余的字都是闭口音,闭口音的发音低沉,多用来表1达细腻、悠长的情绪,想想贺知章笔下的柳树不正是如此吗?这不是苍劲有力的柳树,而是如同少女般婀娜迷人的。吟诵时,多是闭口音的字,自然我们的声音就会变得细腻、悠长。所以,我们不需要把古诗中的一个个字进行剖析,仅靠声音也可以判断出整首诗的基调,用诵读的方法就体会出作者的情感,而且是在潜心涵泳之间慢慢体会,慢慢感悟,将诗歌中的情感通过声音这个媒介慢慢融入自己的情感。(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诗吟诵教学法及其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