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教学中有何意义将传统的导学案和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在一起,让课堂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和课外自主探究的自学模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微课的出现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翻转,学生在家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基本知识的掌握,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这就决定了微课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微课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允许学生自定步调地选择合适自己的内容进行学习,更具针对性的,符合学生需求,切实解决学生自身的难题。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个知识不能有效理解,他可以通过微课重新学习知识,保证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微课帮助在学生课前理解基础概念,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做到个性化辅导,做到事半功倍。微课更具针对性的,他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而制作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资源,解决资源建设与应用脱节而造成资源浪费的困境。微课的应用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在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跨区域的听评课等方面将大有作为。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还可在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等领域大有作为,为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提供优质丰富支持资源和环境。微课要做好开头和结尾。开头切入课题要迅速,由于微型课教学时间短,开好头很重要,简短精彩的开场白后要迅速引入正题,导入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关联,并力求做到新颖独到,引人注目,切入课题要快速,可以设置一个题目或问题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结尾小结要快捷简洁,在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作用的同时,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美好享受。好的总结可以对讲授的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加深学生所学内容的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好的总结往往给一节优质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使一节课上升到一个新的档次,给人一种舒坦的感觉,使人回味无穷。讲授线索要清晰。在微课的讲授中,要尽可能地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着重进行主干知识的讲解与剖析,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圆满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师语言要得体。在微课中,学生活动被省略之后,教师的讲解水平倍受评委的关注。教师语言在要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应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微课是由一线老师制作,由于微课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翻转,这就注定了学生学在前,教师讲在后的特殊教学模式,我认为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预习新知,知识构建;二是复习拓展,有的放矢;三是答疑解惑,查漏补缺;四是实验指导,技能提升;五是主动学习、有益补充。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出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起到有益补充,在我们都重视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它的不足,做到取其优点,克服不足。微课一般是针对某一个问题而制作的视频,如果不会取舍教学内容,抓不住重点,讲得面面俱到,那必然时间较长,不符合微课短小的要求,那就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学生学习不够尽性,在简短的时间内,好像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讲到了,但又是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没有讲清楚。反之如果内容只讲重点,深入探究,那么学生就不能对整个知识点有个全面把握。这就要求微课制作者站在学生角度认真思考制作出学生真正需要的微课。。其次它是提前录好的,不能支持临时性、交互性的问题。尤其微课的前置性,学生可以提前学习新知识,学习的时候,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学生需要讨论、寻求老师帮助等。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只能将疑问带到课堂,可是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老师不可能个性化的解决每一个问题,这也是微课制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能否在制作微课时在后面附上一段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或者在微课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讲解有的放矢。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教学模式,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既不能一味盲从,也不能盲目排斥,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合理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