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图画》教材分析《秋天的图画》是新选编的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热闹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课文中“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的设问,使我们对创造这一切的勤劳的人们喜爱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学生对秋天的山野会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仅停留在对外在的感知,缺乏对秋天美好的真正感悟。由此教师要利用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秋天是个美好的、丰收的、喜庆的季节,从而体会出秋天真正的美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教学要抓住:1、重点词语“图画”“梨树”“脸颊”“波浪”“高粱”“燃烧”“勤劳”。2、让学生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形式,不作过深讲解,用“好像”来说话。3、抓住“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这一句话,进行练习: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_____的图画。谁使你这样美丽?苹果说:“是勤劳的人们让我_____。”稻海说:“_______________。”高粱说:“____________________。(在刚入学孩子的眼中,小学生活充满陌生而新奇的色彩。如何把握契机,在儿童心田种下爱学习、爱语文的种子?)激起入境平等对话教学片段一教室里,桌椅围成大圈,讲台暂被“弃置”在教室一角。黑板上贴着大幅教学挂图,上方用彩色粉笔写着:“欢迎你!”黑板左右分别贴有丁丁、冬冬的头像。墙上崭新的专栏,分别以金丝猴、苹果树等为“主角”。师:一大早,丁丁背着崭新的书包出门啦。路上,他遇到了一位白胡子老爷爷,老爷爷摸着长胡须,笑眯眯地说:“小丁丁,我要带你去一个神奇的乐园。在那里,有亮闪闪的金钥匙,快乐的小伙伴,有各种各样的知识树和香甜的知识果……”丁丁刚想说:“快带我去吧!”可老爷爷不见了……咦,这神奇的乐园到底在哪呢?生1:我知道,在童话书里面!师:你一定读过许多童话故事吧!能不能告诉伙伴们,你还没上小学,是怎么读童话的呢?生1(很自豪):我妈妈天天给我讲故事。我看着书上的图,自己也可以编故事!师:真棒!将来你认识了更多字,可以把故事写给全世界小朋友看呢!生2(小声对生3):神奇乐园是不是在小学里?生3(小声):我也觉得是。师(微笑着俯身):说说看,为什么?生2:我爸爸妈妈说在小学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知识,很有用!生4:学校里有很多小伙伴!师:这么说,现在我们就在这个神奇乐园里啦!那么,小朋友们想在这里学到什么知识呢?生5(手指着挂图):做小飞机!生6:我想认很多很多字,这样就可以看很多很多书啦。生1:我想学写童话故事!师:好,小朋友们,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今后,我们要和丁丁、冬冬一起,做很多有趣的事情,学会听、说、读、写……瞧图上这些伙伴们,已经学到不少本领呢!评析好教师应当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挖掘其学习潜能。教师深谙初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色彩和熟知的形象营造出缤纷的天地,让学生倍感欣喜,且被深深吸引。动听的故事将学习伙伴丁丁带到学生中间,更将学生领入美好的学习情境,使之意识到:学校是神奇乐园,学习是快乐有趣的事。这对于满怀憧憬踏入小学门槛的一年级新生尤为重要。教学片段二(播放课件动画:丁丁、冬冬见面相互做自我介绍,并向大家问好。)师:瞧,多有礼貌的学习伙伴!可是他俩还不认识咱们呢!生(争着答):我们也来介绍自己!师:好啊,做个游戏吧?这个大纸盒里有许多漂亮的小图标,红苹果呀,小熊猫呀……请你随便取一个,回到座位。(师生共同抽取图标,教师很快找到了和她持有相同图标的学生。)师(搂着学生的肩膀来到教室中央,握手):你好,我是××老师。欢迎你!我很愿意成为你的朋友!生7(略带羞涩):你好,我叫××,我在一年级(1)班。师:真好,又清晰又响亮!(向全班)小朋友们,咱们开始游戏——听到小木琴敲响了,就离开座位,找到和自己有相同图标的小伙伴,握握手,做自我介绍。当小木琴第二次敲响,就结束自我介绍,把图标放回纸盒。听明白了吗?(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师生一道游戏。而后,学生三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