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从化市中小学教师师德专题培训总结时间匆匆,不知不觉从化市中小学教师师德专题培训学习即将结束。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网上学习,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此次参加全员参与的师德专题培训学习,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学习和提升自己师德素养的机会,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我除了完成学校工作与家庭事务,尽量抽出时间上网学习,阅读师德培训课程的要求,认真学习其内容,按时完成各项活动和作业。现把这次师德培训学习情况总结如下。一、参与人员广。本次培训是所有在职教师参与的一次全员师德培训。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讨论,互相分享各自在教育教学上和快乐与痛苦。既增加了友情,又起到了很好的互相提高的效果。二、培训内容丰富且可操作性强。这次培训既有专家讲座又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案例和资源,而且培训内容充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性很强。例如在培训学习过程中伍芳辉教授的《积极应对压力提高职业幸福》的讲座,让我学会了如何应对和缓解压力,该讲座分了四部分论述:心理健康与压力的关系、压力源、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压力、积极应对压力,追求职业幸福。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第四部分:《积极应对压力追求职业幸福》这部分。通过学习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职业幸福感提高了。还有孟万金教授的《防治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三十六计》的讲座,使我收获多多,感受颇深,尤其是第三套攻战计中的第十六计欲擒故纵之计对我的启发意义最大,该计的内涵是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这一计我曾运用到我的英语课堂中,唤醒了学生的人格心灵,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三、通过师德培训让我对职业道德有了深刻认识,对教师职业有了理性和崇高的感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箴言。教师关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就“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回忆自己读书的情景,那时自己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曾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那门课的学习。我想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的教师。本次师德学习体会最深的体会就是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用爱去关心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四、通过师德培训,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们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师德是教师执业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工作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老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并加以模仿。正人先正己,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可见,为人师表必先修养锻炼自己的品德,才能够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模范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师德培训虽然暂告一段,但是师德,作为教师永恒的职业追求和自我完善的精神核心,还需要我们教师勤学善思,勇于实践,早日成为既是经师也是人师的光辉典范,让我们一起努力争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