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启学生的生物兴趣之门摘要:培养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设计好导言、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采用灵活多变教学方法三方面阐述了如何让高中生物课堂生动有效。关键词:导言课堂提问教学方法兴趣幽默正文:实践证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增强每堂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气氛中、引人入胜的情景中学习。如果一堂课一开头教师就讲得索然无味,如同嚼蜡,那么学生就难以提高兴趣,情绪低落,难以集中注意力,就理解不进、记不住。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习生动的兴趣,有如下几点做法和体会:一、设计好导言,激发学生求知欲导言会给学生带来先入为主的影响,其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教师应通过生动、亲切、有趣的导言激发、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生动亲切有趣味的导言,是引起兴趣和注意的关键,例如:(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一节我利用了几则“广告词”导入,课堂气氛很快就活跃起来:①补铁、补血、效果好!补血口服液!②健康的体魄,来源于“碘碘”滴滴。③万丈高楼平地起,层层都是“钙”起来。④用心的妈妈会用“锌”。(2)“基因的表达”一节鲁迅先生有句名言“牛吃进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你知道这是为什么?(3)“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理解营养物质代谢,关注天天饮食,我们的口号是:吃出年轻、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导言设计得好,课堂就会生机盎然。二、把握课堂提问的“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恰当的课堂提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反馈教学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以为,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中选择最佳切入点。1、选择好角度课堂提问要着眼于知识的不同角度,并注意体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力求采用新颖的说法,从合适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新颖性、启发性和灵活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在学完“减数分裂”一节后,笔者设计了以下一些问题:(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几次减半?DNA含量发生了几次减半?为什么?(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几次减半?DNA含量发生了几次减半?为什么?(3)减数分裂概念中“减数”的含义是什么?(4)为什么把减数分裂称为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5)有没有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这一系列问题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有利于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理解。2、把握好难度课堂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使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那些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也最具有启发性,进而驱使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探索。例如,在进行“基因分离规律”的内容教学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基因分离规律是指哪种基因(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的分离?在何时分离?怎么分离?基因分离规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不会使学生“闻而生畏,望桃兴叹”,而能够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3、设计好跨度生物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既先行课已学内容是后继课学内容的基础;而后续课将学内容又是先行课内容的延伸、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知识之间的跨度,不要就题论题。一般来说,新授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小,复习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大。例如,高三复习课可设计以下问题:哪些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属于自养型?其代谢原理相同吗?这些有关新陈代谢的问题,贯穿于高中生物中硝化细菌、硫细菌和铁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及光合细菌和光合作用等知识。这样的问题涉及的知识跨章越节,跨度很大,强化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感到厌烦,最终失去学习兴趣。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则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1、巧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