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文学保加利亚民间流传着丰富的口头文学。885年基里尔、麦托迪兄弟创造斯拉夫文字之后,出现第一批斯拉夫文的东正教书籍,这可看作保加利亚最早的文学作品。保加利亚文学的发展可分为古代文学(9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和新文学(18世纪中叶至当代)两个阶段。基里尔兄弟的门徒克利门特(835~916)、康斯坦丁及同时代的赫拉伯尔和大主教约安等是保加利亚最早的作家。他们所写的作品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反映了发展斯拉夫文化等重大社会问题,对斯拉夫各国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异教文学,即“波戈米尔”教派文学,以及不同于圣经故事的“经外文学”,它们比较直接地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从14世纪末开始,保加利亚被土耳其统治达500年之久,文学的发展受到阻碍。15世纪和16世纪的一些传记作品,反映了人民遭受异族统治、民族文化倍受摧残的事实,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18世纪后半叶,土耳其统治者所建立的封建采邑制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民族意识复苏。民族解放运动先驱者的著作中已表现出启蒙文学的新倾向:帕伊西(1722~?)的《斯拉夫—保加利亚史》(1762)是一部标志着民族觉醒的影响深远的历史和文学著作。索弗罗尼(1739~1814)的《罪人索弗罗尼的生平与苦难》(1861),描写了人民在当时社会动乱中所遭受的屈辱与痛苦。19世纪中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衰落,保加利亚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文学也得到空前的繁荣。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新的文学样式相继出现,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有多·钦图洛夫(1823~1868)的革命诗歌,格·拉科夫斯基(1821~1867)的长诗《森林的旅客》(1856),佩·斯拉维伊科夫(1828~1895)的诗歌《不要赞美我的诗神》、《我的凶狠见鬼去吧》等。诗人赫·波特夫(1848~1876)的《哈吉·迪米特尔》、《离别》、《海杜特》、《瓦西尔·列夫斯基的绞刑》等诗,反映了民族解放斗争,吸取了民歌的表现手法,并有所发展和创新。瓦·德鲁麦夫(1840~1901)的剧本《伊凡科》(1872),对保加利亚戏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留·卡拉维洛夫(1837~1879)的小说题材宽广,他的代表作《旧日的保加利亚人》(1872)、《宠儿》(1875)揭露了大财主的荒淫腐化和反人民的罪恶。1878年,保加利亚从土耳其统治下获得解放,但胜利果实很快落入资产阶级手中。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由于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文学也显示出复杂的局面。作家伊·伐佐夫(1850~1921)以民族解放斗争为题材,创作了小说《轭下》(1894)、《流亡者》(1883~1884)和诗集《被遗忘者的史诗》(1881~1884)等,展现了人民起义的宏伟场面,讴歌了起义者的英雄事迹,尤其是《轭下》获得了国际声誉。扎·斯托扬诺夫(1851~1889)的回忆录《保加利亚历次起义札记》(1884~1892),也是一部描写人民起义的重要作品。而作家米·格奥尔基耶夫(1852~1916)、斯·米哈伊洛夫斯基(1856~1927)、格·斯塔马托夫(1869~1942)、佩·雅沃罗夫(1878~1914)等,写出了许多不满现实、针砭时弊的作品。伐佐夫的诗集《琴》(1881)、讽刺剧《升官图》和中篇小说《米特罗凡和陶尔米道尔斯基》(1882)等,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的黑暗与腐败。阿·康斯坦丁诺夫(1863~1897)的小说《巴伊·甘纽》(1895),塑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埃林·彼林(1877~1949)的短篇小说《安得列什科》、《在另一个世界里》等,反映了农民的苦难和他们的反抗。中篇小说《格拉克一家》(1911)表现了农村宗法制的解体过程,谴责了资产者的道德沦丧。安·斯特拉希米罗夫(1872~1937)也是揭露农村剥削者、表现农民疾苦的作家。19世纪90年代,出现了代表小生产利益的平民派文学倾向,其代表作家有托·弗拉伊科夫(1865~1943)和昌·采尔科夫斯基(1869~1926)等。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农民在资本主义打击下的破产与贫困化,但美化了宗法制并宣扬教育救国的思想,对某些现实主义作家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19世纪末,保加利亚工人运动逐步发展。社会民主党的建立(1891)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迪·波梁诺夫(1876~1953)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诗人,他的《死亡之树》(1905)等诗歌号召无产阶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