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七年级学生对待思品开卷考试一、改变七年级学生“翻破书本无处觅”的状况中学思品课考试为开卷考试。开卷考试时允许学生带着课本和资料以备查阅于是,不少七年级学生就产生错误认识:认为开卷考试既然允许带课本和资料,上课就不用听课、看书了。可想而知,这种认识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学生基础不扎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所以就出现了“翻破书本无处觅,抄满试卷无分数”的情况。应该说,开卷考试对单纯识记的内容要求少了,更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总体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所以,学生看书、听课很有必要,而且一定要多看书、看好书。开卷考试的试题答案不可能全部在书本上原封不动地找到,而需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动一番脑筋,才能有完整的解答。况且,开卷考试有时间限制绝不能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查找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上。因此,必须要确保对基础知识的有效记忆。另外,在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地深入理解,对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要有清晰的认识。这样,在考试中学生才能既给自己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又使自己思路开阔,在更大的思考空间里进行知识组合。总之,师生们只有保持清醒的认识,纠正错误的思想,才能应付自如,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二、加强七年级学生对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热点结合的理解开卷考试,其特点是以开放性的主观试题为主。开放性试题的设问较为宽泛往往给学生留有一个较大的思维和答题的空间。从试题的编写情况看,开放性试题一般选择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与教学内容中相关知识点的交叉点作为载体,紧扣交叉点命题。通过生活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首先要准确地理解热点,把握其中心思想;其次要找准生活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全面掌握,不局限于某一节或某一课另外还要紧扣教材,对生活热点作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三、强化七年级学生对开放性试题的训练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往往认为,思品课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教学都比不上一个“做”字。所以,他们墨守成规,教法陈旧。由于开卷考试要求学生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经验,进行创新思维,谈体会、感受和启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不是靠“死做题”出来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平时的教与学,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要想在开卷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平时多下功夫,多读、多想、脚踏实地做学问。。总之,思品课实行开卷考试,是师生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教师必须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努力钻研,勇于创新,指导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法。作为学生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相信自己只要基础扎实,审题细心,时间分配合理,并善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灵活机智地去应答,定能取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