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第四届多媒体大赛执教学科:小学语文任教年级:二年级说课内容:坐井观天学校:红土小学教师:罗代青《坐井观天》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不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说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能力目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情感目标: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3、教学重点、难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处理。结合学生的年段特点,我将认识“沿、际、信”三个生字和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言是教学的难点。二、说学情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所授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他们多为7—8岁,此年龄段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已经具备了一些的学习字词的能力,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基础知识,运用生活经验对字词进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就紧紧抓住这些特点,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运用形象直观地方式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理解和想象,发展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三、说教法学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二年级学生的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1、情境教学法2、合作探究学习法3、多媒体教学法4、对比实验法5、想象拓展法在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表达,运用简笔画、课件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四读”为主要教学环节来突破教材重难点。将小组合作学习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识记方法,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拓展对话,以及小组之间,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四、说教学过程:巧编过程,有效学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围绕教学目标,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具体设计为:读题导入、初读感知、读懂课文、品读感悟想象拓展(一)读题导入在教学开始。我以识字4中的成语蕴含着做人的道理来导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理解“观”的意思,并进行读题质疑,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二)初读感知首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故事写了谁?他们分别在井的什么地方,为了什么事情在争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认识生字“沿、际、信”并通过观察了解这三个生字左窄右宽的特点,在教师示范书写“沿”后,学生练习书写。(三)读懂课文首先学生分别划出小鸟和青蛙说的话,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习朗读,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说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用“无边无际”练习说话。然后做对比实验,让学生卷起书看天花板和直接看天花板,比较看到的有什么不同,理解青蛙和小鸟看法不同的原因。(四)拓展延伸假设情境,小组内交流。听完小鸟的话,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些什么,会说什么?然后全班交流。五、说预期效果在整节课中,通过师生、生生评价评价不断肯定和激励学生,在师生评价中我运用语言对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评价,并通过眼神、微笑、竖起大拇指拍拍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