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建工师一中13—14学年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值:10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A、地主经济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D、封建庄园经济2、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3、曾在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史实来源是我国古代的()A、徽商B、晋商C、京商D、川商4、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目的是()A、防范“外夷”入侵B、限制工商业发展C、保护农耕经济D、维护封建统治5、下列航海家开拓新航路的先后顺序是①迪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6、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太平洋()A、②①③②B、①③②①C、②③①②D、③②①③7、西方殖民扩张进一步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的状态,使其日益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下列对早期殖民扩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17世纪上半叶荷兰获得“海上马车夫”的称号B、英国在18世纪成为最大的奴隶贩子C、英国18世纪下半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D、英国击败荷兰“无敌舰队”,取得海上优势8、“黑奴贸易”的航程顺序是()A、欧洲→非洲→美洲→欧洲B、欧洲→美洲→非洲→欧洲C、美洲→非洲→欧洲→亚洲D、非洲→美洲→亚洲→欧洲9、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A、毛纺织业B、棉纺织业C、丝纺织业D、机器制造业10、从19世纪末开始,如果你在英国居住或者到英国去,那么你可以()①开着自己的汽车在马路上逗风②乘坐火车外出旅行③看到电灯照亮千家成户④打电话聊天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明代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织业兴盛,鸦片战争后迅速衰落,主要原因是()A、内乱外患阻断棉布外运B、洋纱、洋布大量倾销C、沿海地区机器棉纺织业转为机器缫丝业D、该地区棉花产量急剧下降12、下列对洋务运动理解不正确的是()A、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清朝统治B、创建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量C、兴办民用工业,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引进了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人才13、下列现象,不属于19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的重要变化的是()A、洋务运动兴起B、民族资本主义诞生C、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建成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4、1912—1919年期间,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原因包括()①辛亥革命推翻帝制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③中华民国的建立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A.①②③B.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15、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其原因不包括()A、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官僚资本的压迫D、国民党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16、下列经济建设成就不属于“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是()A、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B、武汉钢铁公司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D、沈阳机床厂17、“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延安大生产运动B、农业合作化高潮C、“大跃进”运动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8、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在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A、广东、福建B、安徽、四川C、四川、浙江D、安徽、江苏20、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是()A、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B、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C、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