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问》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文本,让学生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3.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好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句子。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作者开篇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勤学好问)【板书:勤学好问】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课件出示图片及人物的生平简介)看,这就是哥白尼。请同学把这段文字读一读,想一想,他给你怎样的印象?2、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简介,我们知道了哥白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大的成就?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讨论。(好问。)3、你从哪些词句看出哥白尼的好问的?“经常”说明晓哥白尼思考的问题多,提出的问题多。许多父母也答不出来的问题他有没有放弃,哪里可以看出(“缠”)从“……”想像小哥白尼还会提哪些问题?4、指导朗读。5、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正如书上所说:(出示句子:“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6、小结:从哥白尼的事例上,我们真正认识了“问”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1、过渡: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还列举了北宋时的大科学家沈括的例子,(出示图和人物简介)出示练习请大家自由读第四段,完成练习。2、交流。过渡: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四、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1、默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2、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我们有疑惑,我们该怎么做?——(教师接读——拜“能者为师”)3、找一找,书上哪句话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能者为师”的意思。出示:“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①朗读②理解:什么叫“能者”?【相机说明:用课文中的句子解释词语是一种好方法,但有时应稍作修改。】③什么叫“能者为师”?4、关于这个道理,孔子也说过这样两句话。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齐读。生说说自己的理解。5、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五、总结拓展1、过渡:通过事例,作者最后阐明了学与问的关系。(出示)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懂得我们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的重要性,因为(导读)“我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2、是的,勤学好问,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有许多的名人名言也验证了这一点,下面请大家看几则名人名言。(出示名人名言,学生读一读)板书设计:勤学好问23学与问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