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杨善洲事迹有感:是享清福还是想奉献?杨善洲事迹有感。是享清福还是想奉献。是一篇介绍杨善洲事迹,杨善洲事迹有感的文章,教育网站内可以搜索到更多关于杨善洲事迹,杨善洲事迹有感的文章,感谢本文作者佚名近一个时期,一位老人的事迹正在感动着许多人,同时,也让更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扪心自问:对比这位曾官至地委书记的领导,对比他退休后所付出的心血,对比他的那份坚守与执着,我们到底缺少了什么,差距在哪里。这位老人叫杨善洲,曾经的保山地委书记。86年从岗位上退下来,本可以到省城享清福,他没有,来到了保山最穷的大亮山,20年,他把一个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绿荫荫的森林。7万多亩的绿色树木,价值3亿多元。这就是一位共产党员在工作岗位上的最后奉献。杨善洲曾在地县区主要领导岗位工作多年。官,可以说不小了。正厅级,为党的事业奉献了一辈子,按理退休了,也该享受一下人生晚年的幸福了,他没有,而是毅然回到了曾工作过的地方,最穷困的山区,去种树。别说去种树,现在不少干部,特别是一些握有实权的干部,退休后哪敢回到自己曾工作过的地方住。多数不是搬到省城,就是搬到一个清静处,安享人生了。这也不能说错。但,对比杨善洲,我们的差距有多大。为了节省树苗钱,上街捡果核。别说一个领导干部,就是现在稍有点头脸的人,哪肯弯下腰去干这个活儿。杨善洲到底图的哈。他图的是做一个为社会有用的人,他图的是为社会的奉献,生命不息,奉献不止,就本身就是共产党人的追求,他把他这一辈子都奉献了。曾送一名干部到某地任职是,我送给他一段话,叫走一个地方,干一番事业,交一批朋友,留一方美名。后来我想了想,这个要求是不是过高。其实不高,但做到也不易。杨善洲做了到,他的事业干成了,美名留下了。第1页共2页他奉献了一片绿色树荫,留下了一笔红色财富。一个做人,为官的样本。第2页共2页